检索条件

与 “广昌县” 相关
共 3250 条 167 / 217
249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广昌通心白莲为广昌县传统特产。它以色白、粒大、饱满、味甘、清香等优异品质名列广昌三大特产(另为晒烟、泽泻)之首。
249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广昌晒烟属雪茄型晒红烟,叶大肉厚、纤维细致,经一二年醇化后,深红发黑,色泽鲜亮,香气浓郁,吸时味醇劲足,焦油含量低,富有弹性,燃烧性好。因力强气盛并呈斑虎色,故俗称“黑老虎”,为广昌县三大特产之一。
249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997年,广昌烤烟生产开始迅速发展,种植面积和烟叶收购量居全省第三位,成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249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竹席为抚州传统实用工艺产品,广昌、资溪、黎川、南丰、宜黄、南城等县均有生产,尤以广昌、资溪生产最多,质量最佳。
249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执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相结合流通体制,商业企业扩大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调动广大商业干部职工积极性,市场活跃,商业繁荣,开创商业最好时期。
2496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49年7月至1950年,临川县在温家圳设贸易推销组,各县均在城关镇成立国营商店或贸易推销组。1958年年初,国营商业机构实行“国企合一”,各县(市)专业经营公司分别改称经理部或批发部(组)。
2497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80年,抚州市直属经营机构有7个专业公司和肉联厂、食品厂、饮料厂。临川县直属经营机构除医药公司划归县经委代管外,余为8大公司、51个批发企业、7个食品经营处及县以下32个食品站。
2498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商会域内商会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临川县城商会,此后至民国33年(1944),各县相继成立商会。商会名义上代表工商界利益,实际是维护大商户利益。理事、监事特别是理事长、会长,均属商界“寡头”,欺行霸市,利用职权,谋取本商号私利...
2499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商会改组,各县先后成立工商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2500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50年开始着手建立各类国营商业机构,到1954年年底,先后成立贸易、百货、医药等12家专业公司,并将经营机构下伸到农村集镇市场。到1957年,已形成从经营到管理、从批发到零售比较完整的国营商业网络,全区国营商业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
250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92年,域内国营商业零售企业全面推行经营、价格、用工、分配“四放开”改革,各县(市)商业局以“四放开”为契机,选择小型零售商店试行国有民营(时称国有私营),即由商店职工自由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商店原有商品给予铺底,按“纳...
250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民国22年(1933),广昌县外销白莲5000千克。25年以后,白莲销往长汀、厦门、汕头、广州、汉口、九江、南昌等地,并由香港转销东南亚诸国。
250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域内有黎川、南丰、乐安、资溪、广昌、东乡6县20个乡、镇与外接壤,边界众多民间行商、摊贩设点交易。上市商品有土布、百货、五金、粮油、食品、杂品、干货、水产品、蔬菜、水果、土特产品等10大类。
250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广昌县白莲、香菇上市时节,沿海地区和湘、鄂、皖等省客商云集于此。1990年全县18个农村圩镇组成联购联销,参与边境交易的企业22家,白莲、香菇专销户200家,个体城乡居民2143家,外地单位和个人到县加工办店100家。年吸收邻地白莲近25万...
250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域内历来有利用庙会进行物资交流的传统。南城县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庙会;资溪县鹤城镇每年农历7月24日为张王庙会,8月4日为城隍庙会;临川县庙会为农历五月初八、初十、七月二十三日。历史上庙会多在农事稍闲季节,以便利人们进行物资交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