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广昌县” 相关
共 3250 条 147 / 217
2191
春节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正月初一日。凌晨,男子起床,燃喜爆开门;备素点于厅堂拜“天神”年,然后,全体男子参拜社坛,沿途鞭爆不停。 早餐素食,吃汤圆或年糕。次日起(初三日除外)向亲友拜年。成人跳龙灯,少年子弟扮春戏(跳魁星、跳和合),沿屋场表演。1950年后,春节中...
2192
元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正月十五日为“灯节”,吃元宵圆,赏灯。新婚者房中点“兔子灯”;头年生头男长女之家向祠堂、厅堂“上灯”,备水酒、果品与合屋人共喜。“灯节”之夜烧“岁钱纸”,“烧了岁钱纸,家家寻生计”。灯彩活动也至此结束。
2193
端午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五月五日为端阳节,户户裹粽子,酒筵丰盛,以雄黄酒洒地避蛇蝎。门楣挂菖浦、祈艾扎成的门彩。小儿于先一晚以风仙花染指(趾)甲,胸前佩香袋。划龙船景况热闹。清末民国初,县城、白水、甘竹有“龙船会”,主持龙舟竞渡事务。从五月初一至十六日,每天傍晚,...
2194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家家做碱糍,烧纸钱,祭祖先。农村请道士做“盂兰盆会”。驿前“盂兰盆会”长达7天8夜,辅以物资交流,赴会者多至六千余人。
2195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八月十五日,设家宴,祭祖先,合家赏月,县城烧瓦子灯。男人于月下请“扁担神”,妇女请“月光姐”,作为一种特殊游戏。
2196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九月九日,农村酿酒,做糍,庆丰收。民谣云:“重阳九,新割糯谷酿成酒;九重阳,新米做糍请你尝”。文人学者登高赋诗。1990年以重阳节为敬老日,部分机关单位举行老年人座谈会或体育竞赛。
2197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主妇持棒槌敲击灶台、饭甑和门窗,边敲边说:“交春大似年,迎春接福”。女孩于是日穿耳孔、戴耳环。民国之前,驿前乡有花朝灯会,持续6天,千灯游街,万人聚会。邻县商贾云集于此。六、谷雨旧有“谷雨会”,拨款做会,为无主坟扫墓,今已除此俗。小儿吃蛋并...
2198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户户鸣喜爆迎春。主妇持棒槌敲击灶台、饭甑和门窗,边敲边说:“交春大似年,迎春接福”。
2199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炒豆子自食,意为炒虫;墙角撒石灰,避虫蚁。
2200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俗以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农村多于这天举行婚礼。女孩于是日穿耳孔、戴耳环。民国之前,驿前乡有花朝灯会,持续6天,千灯游街,万人聚会。邻县商贾云集于此。
2201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农村浸种、播种繁忙,做社糍分赠亲邻;并以春社、春分日排列之先后预测年成之丰歉:“先社后分,五谷丰登;先分后社,收成较差(一说:米谷增价)”。
2202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前后数天为祖宗扫墓或捡遗骨迁葬。扫墓回来,祠堂或家庭加餐,名曰“做清明[t'iaη miaη]”。
2203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旧有“谷雨会”,拨款做会,为无主坟扫墓,今已除此俗。
2204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时,“四月八日妇女作乌桐饭供佛”①(① 清同治六年《广昌县志·风俗志》。),乌桐饭演变成今之乌糍。农家门上贴红纸条,上书“四月八,毛虫永不发”。
2205
除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腊月廿五日为“小年”,家家“攘尘”,搞好环境卫生;一年最后一天为“大年”。门上贴“角字”、“春联”,门楣贴“岁钱纸”(一种图案画)。装年盆,敬祖先,晚上合家吃“团圆饭”。房中点“岁灯”,灶膛留“岁火”。长辈给小孩包“压岁钱”。男人坐至夜分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