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373
颗粒名称: 端午
分类号: K892
页数: 1
页码: 960
摘要: 五月五日为端阳节,户户裹粽子,酒筵丰盛,以雄黄酒洒地避蛇蝎。门楣挂菖浦、祈艾扎成的门彩。小儿于先一晚以风仙花染指(趾)甲,胸前佩香袋。划龙船景况热闹。清末民国初,县城、白水、甘竹有“龙船会”,主持龙舟竞渡事务。从五月初一至十六日,每天傍晚,龙舟在吁江中驶行表演,初五日正式竞渡,暮色中数舟竞发,彩桨翻飞,灯光闪耀,管弦协奏,锣鼓轰鸣,两岸观者如潮。县城龙舟从吴家岭下港,驶至真君庙止;白水龙船从五帝庙逆流而上,至下坊街为止。竞渡优胜者由“龙船会”颁发纪念锦旗。1931年后,旴江逐年淤浅,不再有龙舟竞渡。
关键词: 广昌县 岁时习俗 传统节日 端午

内容

五月五日为端阳节,户户裹粽子,酒筵丰盛,以雄黄酒洒地避蛇蝎。门楣挂菖浦、祈艾扎成的门彩。小儿于先一晚以风仙花染指(趾)甲,胸前佩香袋。
  划龙船景况热闹。清末民国初,县城、白水、甘竹有“龙船会”,主持龙舟竞渡事务。从五月初一至十六日(赤水至二十日),每天傍晚,龙舟在吁江中驶行表演,初五日正式竞渡,暮色中数舟竞发,彩桨翻飞,灯光闪耀,管弦协奏,锣鼓轰鸣,两岸观者如潮。县城龙舟从吴家岭下港,驶至真君庙止;白水龙船从五帝庙逆流而上,至下坊街为止。竞渡优胜者由“龙船会”颁发纪念锦旗。1931年(民国20年)后,旴江逐年淤浅,不再有龙舟竞渡。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