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定陶县” 相关
共 126 条 1 / 9
1
知识出处: 荷泽地区概况 | 类型: 正文
定陶县位于山东省西南、菏泽地区中部。定陶之名,始于春秋末。定陶主要民族是汉族,共四十六万八千二百七十人,占百分之九十八点三。建国前,定陶县是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落后。建国后,工农业生产都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的生...
2
知识出处: 荷泽地区概况 | 类型: 正文
定陶县位于山东省西南、菏泽地区中部,定陶之名,始于春秋末。1962年元月,复置定陶县,属菏泽行署至今。
3
知识出处: 荷泽地区概况 | 类型: 正文
公元前202年1月至1947年7月6日,定陶县所发生重大事件介绍。
4
知识出处: 荷泽地区概况 | 类型: 正文
定陶县名胜古迹众多,其中较为出名的有:仿山、官堌堆、戚姬寺、梁王台。
5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粮食志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时期,鲁西南革命根据地所辖郓城、鄄城、鄄西办事处,单西南办事处,昆山、单县、金曹、东明、东垣、定陶、菏泽、齐滨、曹县、成曹、南华、南旺、巨野等县,于一九四三年设立财粮局,负责办理一切粮秣、支差事宜。
6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粮食志 | 类型: 正文
粮食市场是城乡人民进行粮油有无调剂、品种调剂的主要场所。它对于沟通和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都起着重大作用,因之,为历代所重视。清朝市场之多和交易之频繁都超越于明朝。民国期间一九三三年,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巨野、鄄城六个县有粮行...
7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粮食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历史上是个偏僻的农业区,经济和生产都很落后,粮食加工全靠人推畜拉的落后加工工具。 一九四八年为支援“淮海战役”,全区用石碾、石磨、土地窑昼夜不停,仅80余天就加工米、面6600余万斤,提前三天完成了任务。这一次支前米、面数量之大、时...
8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粮食志 | 类型: 正文
全区的畜禽饲养,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一家一户分散饲养的旧方式,习惯于“有啥喂啥”,由于饲料营养不全,饲养周期长,耗料多,造成浪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连年丰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肉、蛋、奶的需要量越来越多,因此...
9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产志 | 类型: 正文
1957年前,菏泽地区的养殖渔民很少,自1957年随着家鱼的引进养殖,养殖渔民数量增多。1959年全区从事养殖的渔民1175人,其中专业人员374人。1965年从事养殖的人数发展到1549人。 1966〜1977年养殖人数下降,最少年份的1...
10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产志 | 类型: 正文
个体养殖是群众利用自有的或集体分给的水面(田地),以专业或以家庭副业形式进行的水产养殖、种植生产,水产品归自己所有。 合作化以前,菏泽地区零散的水产养殖皆为个体养殖.合作化以后,特别是公社化以后,个体养殖受到限制。1978年后,中央政策放宽...
11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产志 | 类型: 正文
70年代初期,梁山县水产部门在大安山、金山、堂子、二道坡四处建蓄冰库四个,年蓄冰量450吨,保鲜能力500吨。但由于基础薄弱,保鲜技术水平较低,渔货腐烂变质现象时有发生。80年代冷库保鲜得到发展:1982年单县镇建小型水产品保鲜冷库一座,1...
12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产志 | 类型: 正文
70年代初期,梁山县水产部门在大安山、金山、堂子、二道坡四处建蓄冰库四个,年蓄冰量450吨,保鲜能力500吨。但由于基础薄弱,保鲜技术水平较低,渔货腐烂变质现象时有发生。80年代冷库保鲜得到发展:1982年单县镇建小型水产品保鲜冷库一座,1...
13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产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菏泽地区各地均未专设水产行政机构,但在官府中,有的设有执掌渔业政令的官员,建国后,1956年,梁山县设立水产科,为菏泽地区最早的水产行政机构。1957年郓城县成立水产局,至1960年地区及大多数县均建立了水产局。1963年水产局全部...
1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金融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山东省政府命名郓城县黄安营业所为先进单位;1966年山东省财贸五好集体鄄城县什集营业所;1982年山东省职工劳动模范柳殿臣、白敬芝;1985年山东省政府命名“扶贫扶优”先进单位:鄄城县农行、东明县农行、定陶县农行、曹县孙老家营业所...
15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电业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人们常叫“曹州”,因曹州牡丹闻名中外,又盛称牡丹之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