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宁德地区” 相关
共 1119 条 71 / 75
1051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织裙带》反映畲家七位姐妹趁农闲的月夜,手执笸箩来到房前树荫底下织裙带的情景。舞蹈汲取畲族传统风俗舞蹈某些动作为基调,揉进新生活,使其富有浓郁的畲乡气息。1984年,参加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荣获创作三等奖。
1052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舂斋舞》反映春节期间,畲家舂糍祭祖祈求丰年的情景。舞蹈由4男扮演,节奏有力,动作粗犷,音乐雄浑。1984年,参加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荣获创作三等奖。
1053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畲山秧酒香》表现畲家男女青年豪迈奔放的友情。舞蹈参照畲家“栽竹舞”的“蹲”、“踏”、“上下起伏栽竹”的形体动态,运用拔秧、插秧的基本语汇,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不脱离畲族舞蹈风格。1990年,参加闽东畲族文化艺术节演出。同年,荣获福建省第...
1054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蚯蚓之歌》反映出普通人艰难创业的生涯。1989年,参加福建省第五届“武夷音乐舞蹈节”演出,荣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
1055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走嫁舞》通过畲山儿女新婚之夜,赶着黄牛爬山涉水,由新郎接新娘回家的畲家奇特婚俗,表现出畲族人民勤奋开拓,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尚情操。1990年,参加福建省音乐舞蹈调演。1991年,在华东六省一市舞蹈调演中获创作奖与表演奖。
1056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手铃舞》是在畲族祭祀舞动作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舞蹈通过演员双手执铃刀,以群舞的形式,使左右颤动的舞姿与刀柄串钱有节律的响声融为一体,构成了飘摇回荡的意境。表达了畲家祈望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1057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手指舞》以畲族精致的斗笠为媒介,把婀娜多姿的畲族少女形象表现得美妙动人。结尾用畲家少女抛“香包”选择情人风俗,喻意欢乐幸福。
1058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行嫁》以畲族新娘出嫁时过米筛的风俗,用新郎新娘双人舞与姐妹群舞相映衬的艺术手法,表演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
1059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喜花用于过年、办喜事布置门窗墙壁,或点缀器物,题材多为双喜、鸳鸯、蝙蝠、莲花鲤鱼、喜鹊梅花等。其表现形式多有一个严整的外轮廓,显得美满充实,喜气洋溢。
1060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礼花装饰婚嫁喜庆礼品用,题材多是“花中套花”,山区拿手山珍图案,沿海以海味纹样见长。
1061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供花装饰点缀祭祀供品用,取材与祭典内容相一致。
1062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冥花供丧葬、祭奠抛洒、焚化用,剪法比较简单,艺术性不高。
1063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绣样刺绣花卉图案底样,通常用薄且带韧性白纸剪就。题材多系花鸟草虫,画面疏朗匀称,构图简洁,线条以弧线为主,纤秀、精巧,剪制技术要求较高。
1064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民俗
福鼎式通常称福宁东路装,上衣分大领和小领。大领中部最高处4~5厘米。多用水红、水绿做底色,加绣花纹。领口装饰有2颗约2厘米粗的红绒球,球心镶有各色料珠,俗称杨梅花,球底托十几片布叶子,有的盛装背后还有银饰小薄片,胸前右边绣有图案,大襟上钉有...
1065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民俗
霞浦式又称福宁西路装,流行于霞浦县西、南、中部和东部畲村以及福安东部地区。其特点在于前后衣片长度完全相同,也是大襟式,有服兜和系带,可两面翻穿,逢年过节或外出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劳动穿反面。领口低窄,中部最高处约2厘米。大襟一般是 2...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