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宁德地区” 相关
共 1119 条 70 / 75
1036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其他
法鼓以木为围,上下蒙牛皮,高38厘米,宽直径36厘米,鼓面上往往绘有八卦图和符咒。
1037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是巫师举行祈福等神事活动时所跳的一种舞蹈(1984年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宁德地区分卷》)。舞蹈者装扮奶娘(陈靖姑),一手持铃刀,一手握“龙角”表演打案出厅、抽兵马行罡和行九洲出山。打案出厅由草席舞、“魔蛇”舞、令牌舞、“龙角”...
1038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奶娘踩罡是畲族巫师以罡步进行祈雨、度身(奏名)或“和神”逐鬼活动中的一种舞蹈,由“净坛”、“请神”、“踩罡”三个部分组成。
1039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巫舞手诀是畲族巫师施行巫术时的手势造型。分为藏身诀、打鬼诀、“吊楼”诀、罗房诀四类。手诀以凝炼富有变化的手法塑造典型形象(“观音”手诀,背后两指为耸立的普陀山,中指为观音佛,左右两指为童男童女;“饿虎”手诀,则张着血盆大口,酷似迎面扑来;“...
1040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六结花主要流行于福鼎县畲族乡村,为祭祀舞蹈。主要情节是表现畲民驱妖避邪,消灾祈福,保护乡闾吉祥安泰。
1041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踏八卦舞者身体每个部位的动作流程,都按入八卦的部位,由点、线、面相连接,按金(西)、木(东)、水(北)、火(南)、土(中)的五行定位踏步。动作若仰若俯、若即若离、若进若退,进退伸展、变化离合。
1042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穿九洲巫师口吹“龙角”,手舞铃刀,脚踩四方步、打圈,间或穿插武术、杂耍、扮演超度亡魂。
1043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婚礼舞新娘新郎表演拜天地、拜祖宗、换灯、献茶、蹲步、团拜、入席、安座、请客、敬酒等情节。其基本动作融汇了畲族婚庆礼仪时的迎客、敬茶、请位舞蹈,舞步有直蹬、斜蹬、走蹬等。1956年,晋京参加全国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被拍成舞台纪录片,向全国发行。...
1044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龙头舞用锣鼓伴奏,主要流行于宁德县八都、七都、金涵等地。1983年,《龙头舞》赴榕表演获省第三届“武夷之春”音乐会创作奖。
1045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猎捕舞俗称踏步舞,用锣鼓伴奏。流行于宁德雷东一带畲族村。是畲族祭典中,祭师(道代)所跳的一种舞蹈。
1046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铃刀舞取材于《陈靖姑》故事,表演者每人手拿铃刀、奏板各一,舞蹈用锣鼓伴奏。
1047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龙伞舞流行于宁德猴盾一带,道具为三层凉伞。
1048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丰收喜》反映一对畲族男女在收割油菜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从而建立起爱情的故事。1980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国内外观众中颇有影响。
1049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欢乐的鸭姑》单人舞,舞蹈通过鸭姑与群鸭之间的亲昵关系和富有生活情趣的场面,体现畲族人民勤劳致富、热爱生活的新形象。舞蹈汲取畲族风俗祭祀舞蹈中的一些代表性动作为基础,结合提炼加工过的生活动作予以揉合、发展,富有时代感。1984年,参加福建省...
1050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晨曲》通过一对畲族中年夫妇,夏收翻晒新谷时与家中牲畜跑出来而引起的一系列诙谐有趣的场面。从一个小侧面,反映畲民脱贫致富的过程。汲取畲族《铃刀舞》、《龙头舞》舞蹈语汇加以生活化的组合,既有民族舞的韵味,又有时代气息。并用鸟语、鸡啼、鸭叫、鹅...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