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567条
基础文献
1条
析出资源
2179条
图表
387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乐安县志
南丰县志
金溪县志
检索条件
与 “地方史志” 相关
共 2567 条
35
/
172
511
民国时期考试制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逐步建立新式的考试制度,其主要有:月考,每月结束时,各学科举行的测验;学期考试,初小、高小、初中、高中修业期满举行的考试,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不合格者发给肄业证书;升学考试,由各校自行招生,出题、评卷、录取均由各校负责,有时几校联...
512
1949-1985年考试制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以后,对考试制度作了如下规定:统一升学考试,高中升大专院校考试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印卷,由省统一评卷录取;初中升高中和中专考试由地区文教局统一命题、印卷、评卷、录取;小学升初中考试由县文教局统一命题、印卷、评卷、录取。学年考试制度,每个学...
513
第五节 行政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金溪自建县起,直至清末,设有县学,既是本县监生、生员肄业处,又是教育管理机构。民国元年到18年,设教育局,主管全县教育,下设视学数人,巡回各地学校视察。民国18年以后,撤销教育局,改设教育科,配有督学数人,督促、检查学校工作,并在区、乡(镇...
514
第二章 科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成立金溪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配专职干部1人。1958年10月,成立金溪县科学工作委员会。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改称科学技术协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构瘫痪。1972年,县革委生产指挥部下设科技组,1978年改称科学情报研究...
51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成立金溪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配专职干部1人。1958年10月,成立金溪县科学工作委员会。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改称科学技术协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构瘫痪。1972年,县革委生产指挥部下设科技组,1978年改称科学情报研究...
516
二、基层组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金溪1956年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以后,分别在农业、卫生、文教、工、青、妇6个部门成立了分会,并在浒湾、旸田、黄通、石门、双塘、琅琚、琉璃7个区所在地建立了13个会员工作组。至1963年,全县每个公社、镇、场都建立了科普协会,每个大队都建...
517
第二节 科技队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0年,恢复对科技人员套改,评定技术职称。至1985年,全县各类专业科技人员增至2321名,分布工业系统59名,农林水系统99名,医疗卫生系统342名,教育系统1673名,文化系统66名,其它系统82名,取得各类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414...
518
第三节 科普活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至1959年,主要是围绕各种工具的改革,试制推广插秧机、播种机、摇臂收割机等,并定期印发《科技简报》。1960年至1962年,科普活动处于停滞状态。1963年以后,科普活动逐步活跃,中心是围绕“红壤土改造”和“沙质土壤改造”开展活...
519
第四节 科技情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1年,成立金溪县科学技术情报所,科技情报工作开始走上正轨。情报所广泛收集科技资料,印发科技资料交换卡,建立和健全全县科技情报网,对现有的科技资料进行整理编目,并向本省和外地印发《金溪科技》。订阅各种科技期刊396种。到1985年,共收...
520
第五节 科研成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以后,开始对生产工具进行改革。陆坊公社农民设计的插秧机受到地区科委奖励,奖金100元;对桥公社农民改革的插秧机,经地区科委鉴定,选送到省进行了操作表演。1963年至1966年,红壤低产田改造和沙壤低产田改造被列为全省重点科研项目。...
521
第十八篇 文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木刻印书、第二章文化艺术、第三章著述、第四章民间文学、第五章歇后语、第六章图书档案、第七章编史修志。
522
第一章 木刻印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时代,浒湾镇是木刻印书出产地。《江西省地理志》载:“金溪浒湾男女皆能刻字,所有江西全省读本,经书小说皆由此出版,名曰江西版。”赣东俗谚“临川才子金溪书”就是称赞浒湾出书之盛。浒湾木刻印书,始于明,盛于清,鼎盛时期则在清朝中叶的乾隆、嘉...
523
第一节 浒湾书铺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时代,浒湾镇是木刻印书出产地。《江西省地理志》载:“金溪浒湾男女皆能刻字,所有江西全省读本,经书小说皆由此出版,名曰江西版。”赣东俗谚“临川才子金溪书”就是称赞浒湾出书之盛。为了便于藏书、搁板、印刷、经售,这些作坊、铺栈的建筑式样大同...
524
第二节 老板工匠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谷氏宗谱》载:明末崇祯元年有谷祥四者,河南新乡人,迁至浒湾开书铺,后又在琉璃附近的坪塘定居,遂为坪塘谷氏的始祖。所印书籍,畅销各地,并在安庆、芜湖设有分店。张锦初卒后,其子张少亭继承印书业,至清末民初衰落。张少亭之子张钦明即殁于芜湖文奎堂...
525
第三节 工艺流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对于谱谍等类,则另刻活字检用。书页从印板揭开,放在版的左方,积叠成堆后移开,进入装订工序。用来印书的纸张,一般采用本地生产的毛八纸,低级的用资溪生产的京丹纸,特等的用福建产的连四纸。印谱谍.则使用广信陈坊生产的谍纸。先是折页,将印页从中缝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