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6条

检索条件

与 “吴先喜” 相关
共 6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50多万军队,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北大门的抚州地区,再次成为反“围剿”的主战场。1933年10月至1934年2月,中央红军相继在黎川洵口、资福桥、团村和南城硝石、宜黄神岗、南丰宜古坳等地,与国民党...
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34年10月至1937年7月,抚州革命斗争处于低潮,仅存的革命武装力量有乐(安)宜(黄)崇(仁)挺进队,突破敌人封锁线;广赤游击大队在资、光、贵地区开展游击斗争,发动乌石暴动。
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35年8月,邵武独立团政委刘文学率队伍至资溪昌坪和贵溪冷水坑,并成立中共资(溪)光(泽)贵(溪)区委。10月,区委扩大为资光贵中心区委,机关设在资溪昌坪,资光贵根据地得到部分恢复。1936年5月,闽北独立师政委吴先喜率领200余人插进资...
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中央主力红军北上抗日以后,为加强对地方游击队的统一领导,1936年4月,中共闽赣省委决定成立闽赣军区第三分区,统一指挥资溪、光泽、贵溪根据地游击队,直至1937年11月与国民党达成联合抗日协议。吴先喜、刘文学先后任第三分区司令员兼政委,鲍永...
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乐安游击大队其前身是乐安靖卫队。1929年10月,张英、廖丕文等策划乐安靖卫队起义成功后,于12月23日在乐安县大金竹“天机坛”正式组建乐安游击大队,张英任大队长,有战士60余人,步枪10余支、短枪1支。游击大队经常活动于招携、流坑、金竹一...
6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红军长征以后,中共闽北分区委决定转变策略,以老根据地为依托,向敌后挺进,开辟游击新区。闽北红军独立师兵分3路,其中一路为吴先喜、彭喜财、刘文学率领的独立师第4团和邵武独立团400余人,挺进资溪、光泽、贵溪地区,在资溪县的昌坪和贵溪县的冷水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