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侯六合” 相关
共 10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临沂红枪会成立于1925年夏,正是张宗昌督鲁之际。其组成人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袁永平自建武装及收编地方大刀会众共500余人;一是侯六合在抱犊崗山区收拢孙美瑶旧部200余人。是年八九月间即发展到1700多人,多是临、郷、费、峰、邳等县的农...
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1905年7月,孙中山先生由美国赴日本,组织同盟会。当时,临沂籍留日学生李光仪、赵保太、段荫远等,遂由丁鼎臣介绍,加入同盟会。李光仪等人入会以后,即经常把会内出版的各种印刷品及《民报》寄给临沂亲友、机关、社团、学校,借以扩大革命影响,宣传革...
3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刘敢陈原名刘保贞,又名刘荣樵、刘老干。1876年生于郯城县第四区芙蓉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清末秀才,早年加同盟会,任郯城县同盟会会长,后加入国民党,任郯城县国民党部理事;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支队司令。抗战时期,充任国民党山东游击第八纵队...
4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临沂红枪会成于民国十四年(1925)夏,正是张宗昌督鲁之际。其组成人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袁永平自建武装及收编地方大刀会众共五百余人;一是侯六合在抱犊崮山区孙美瑶集团所率旧部共收拢二百余人。是年八、九月间即发展为一千七百多人,多是临、郯、...
5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袁永平,字秩臣,苍山县兰陵镇袁家楼村(旧属临沂县八区)人,后因迁居底阁村(今属枣庄市),亦云底阁人。少年时期上过几年私塾。十七八岁时,其父袁宗孝把他送到兰陵开源酒店学徒。袁永平一向善好结交,三朋四友时常到酒店玩耍,因此,多次遭到酒店老板的训...
6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张苇村,这个人物不算大也不算小。他早期追随孙中山先生草命,学生时代加入国民党,被孙中山先生提名选为国民党“一大”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7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不详
袁永平,字秩臣,苍山县兰陵镇袁家楼村(旧属临沂县八区)人,后因迁居底阁村(今属枣庄市),亦云底阁人。少年时期上过几年私塾。十七八岁时,其父袁宗孝把他送到兰陵开源酒店学徒。袁永平一向善好结交,三朋四友时常到酒店玩耍,因此,多次遭到酒店老板的训...
8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1925年十月四日,袁永平率队进攻临沂城。当时,留守临沂城的山东陆军五十五旅(旅长徐源泉)之第三营(营长王金彪)未敢抵抗,袁部起义军兵不血刃,顺利入城。进城之后,出榜安民,深得民心。然而袁永平、侯六合采纳了临沂“退伍军官”钱广汉的进言,“欢...
9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1926年1月春,饥荒严重,青黄不接。袁永平、侯六合部游击队经数月辗转,在军阀的镇压、破坏和地主阶级的封锁下,弹药告急,供给短缺,“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不得已暂投镇守使翟文林,以保实力”。于是,起义军尚有一千五百余人,被翟文林编为一个支队,...
10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一九二七年二月,翟文林奉命赴济南,行至枣庄时,被刺身死。人们都说此事是起义军为袁永平、侯六合报仇所为,想必并非荒运之言。尽管翟文林妄图把起义军折尽杀绝,但是代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是扑灭不了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