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东乡县” 相关
共 1253 条 4 / 84
46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两代的区、乡、都三级均无变化。只有崇信乡在清同治八年《东乡县志>和雍正七年《抚州府志》中改名为永和乡。清康熙五十六年《东乡县志》中关于里则有合有分,其中有: 移风乡二都原5个里并为4个里。长寿乡四都原3个里并为2个里;六都原4个里并为...
47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建立之后,县以下之行政区划,并未变动。民国18年,国民政府公布《县组织法》,本县属二等二级县,全县划分为6个区,252个乡,13个镇,1334个闾,6618个邻。但截至民国20年6月止,江西省只有21个县编定闾邻;同年12月江西省政府修...
48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地质地貌东乡县位于江西省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8'2'~28。总面积1270平方公里,东西最宽处为46.25公里,最狭处为23公里,南北最长处为47.7公里,最短处为33.75公里。第一节地质一、地层县境北部大面积出露元古界变质岩系地层,中...
49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东乡县位于江西省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8'2'~28。总面积1270平方公里,东西最宽处为46.25公里,最狭处为23公里,南北最长处为47.7公里,最短处为33.75公里。第一节地质一、地层县境北部大面积出露元古界变质岩系地层,中部、南部...
50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元古界双桥山群见于县境北部,呈东西向紧密线状褶皱,轴面大多倒转褶皱的两翼有一系列次级褶皱。南西段与抚州红色盆地相接。帚状构造县境东南部上侏罗系火山岩地区,有一个帚状断裂构造。
51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见于县境北部,呈东西向紧密线状褶皱,轴面大多倒转褶皱的两翼有一系列次级褶皱。
52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主要见于刘家岭、小璜、店前一带,构造不甚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均作北东向延伸,断裂两侧岩石强烈挤压,岩石破碎,并有强烈的硅化,断裂面多倾向南东,倾角60°~80°。
53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境北部大面积出露元古界变质岩系地层,中部、南部分布上古生界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新生界第四系地层。
54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东乡历史上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逐步形成多种构造带。元古界双桥山群见于县境北部,呈东西向紧密线状褶皱,轴面大多倒转褶皱的两翼有一系列次级褶皱。新华夏系构造控制着中生代红色碎屑岩沉积,形成东乡断陷盆地。此盆地位于小璜、马墟一带,长42公里,宽4...
55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控制着中生代红色碎屑岩沉积,形成东乡断陷盆地。此盆地位于小璜、马墟一带,长42公里,宽4-15公里,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南西段与抚州红色盆地相接。盆地内主要分布上白垩系南雄群红色碎屑岩,岩层倾角平缓。一般为10°~19°,呈北东—南西走向,...
56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境东南部上侏罗系火山岩地区,有一个帚状断裂构造。即自西向东,由黎墟断层、虎形山断层、双塘断层、鱼塘断层、大塘断层构成一向南撒开、向北收敛的构造地带。断层面倾角较陡,一般向东及东南倾斜。
57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岩浆成因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广泛分布于高坊、黎墟、虎形山一带,构成中生界上侏罗系火山杂岩系,侵入岩主要有赛阳关燕山期石英闪长玢岩,新田附近的加里东期斜长花岗岩,杨桥西 侧、店前和炉古岭附近的燕山期花岗岩及多种酸基性脉岩。
58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东乡地处赣东丘陵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整个地势由东北向西南缓慢倾斜,自北而南平原与高、中丘呈低一高—低—高相间分布,构成自东向西南敞开的一大盆地。县境常态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高丘面积22.8万亩,占总面积的11.99%;中丘50.75万亩...
59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东乡境内山脉属武夷山余脉,大部分为北东~南西走向,少数为北~南或北西~南东走向。东北部山脉位于珀、小璜、愉怡三乡(镇)北部,东西走向,山北为余干县境。大裤岭,海拔320米,位于坪上村北,向南逶迤至枫树源、肥泉等地。对形峰,海拔346米,位于...
60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位于珀、小璜、愉怡三乡(镇)北部,东西走向,山北为余干县境。主峰有四: 古圣峰,海拔332.7米,位于缪坊井坫里之北,北南走向,西达乔家岭、黄石村,南至余家、蔡家、北庄、湖岗咀,东南经缪坊、新建至珀,西南经鸡公岭、李岭至儒林。其他山峰有白梅...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