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东乡县的构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1427
颗粒名称: 二、东乡县的构造
分类号: P5
页数: 1
页码: 43
摘要: 东乡历史上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逐步形成多种构造带。元古界双桥山群见于县境北部,呈东西向紧密线状褶皱,轴面大多倒转褶皱的两翼有一系列次级褶皱。新华夏系构造控制着中生代红色碎屑岩沉积,形成东乡断陷盆地。此盆地位于小璜、马墟一带,长42公里,宽4-15公里,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南西段与抚州红色盆地相接。一般为10°~19°,呈北东—南西走向,北缘与双娇山群呈不整合接触。帚状构造县境东南部上侏罗系火山岩地区,有一个帚状断裂构造。即自西向东,由黎墟断层、虎形山断层、双塘断层、鱼塘断层、大塘断层构成一向南撒开、向北收敛的构造地带。断层面倾角较陡,一般向东及东南倾斜。
关键词: 东乡县 构造

内容

东乡历史上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逐步形成多种构造带。
  元古界双桥山群见于县境北部,呈东西向紧密线状褶皱,轴面大多倒转褶皱的两翼有一系列次级褶皱。
  华夏系(式)构造主要见于刘家岭、小璜、店前一带,构造不甚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均作北东向延伸,断裂两侧岩石强烈挤压,岩石破碎,并有强烈的硅化,断裂面多倾向南东,倾角60°~80°。
  新华夏系构造控制着中生代红色碎屑岩沉积,形成东乡断陷盆地。此盆地位于小璜、马墟一带,长42公里,宽4-15公里,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南西段与抚州红色盆地相接。盆地内主要分布上白垩系南雄群红色碎屑岩,岩层倾角平缓。一般为10°~19°,呈北东—南西走向,北缘与双娇山群呈不整合接触。
  帚状构造县境东南部上侏罗系火山岩地区,有一个帚状断裂构造。即自西向东,由黎墟断层、虎形山断层、双塘断层、鱼塘断层、大塘断层构成一向南撒开、向北收敛的构造地带。断层面倾角较陡,一般向东及东南倾斜。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东乡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东乡是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交通较发达的县份之一,历史悠久,素有编纂地方志的优良传统。从建县至今,曾多次修志,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已经失传,有的已残缺不全,只留下明嘉靖、清康熙、同治等4部《东乡县志》。然而,新中国成立38年了,还没有一部反映东乡面貌的新志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