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49 条 572 / 670
8566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疾病
玉米黑穗病1970年代后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穗部,病株果穗变成一包黑丝状粉,颗粒无收。1980、1981年发生较为严重。
8567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疾病
小麦腥黑穗病感病麦穗子粒全部变成黑粉,有腥臭味,故名腥黑穗病。
8568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疾病
玉米黑粉病普遍发生。玉米全株均可受害,受害部成瘤状包,成熟后成为一包黑粉。
8569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疾病
高粱黑粉病均有发生,主要危害高粱穗部,病穗呈一棒状黑粉包。
8570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疾病
谷子白发病均有发生。危害穗部,病穗成一束卷曲的黄白色细丝,似头发,故名白发病。
8571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疾病
马铃薯环腐病普遍发生,病薯成褐色环斑面而腐烂,不易贮藏。
8572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动物
有麻雀、乌鸦、野鸽、野鸡等。麻雀主要危害小麦、谷子、高粱,成群啄食穗粒,危害严重。乌鸦多集中于子午岭地区,主要危害玉米幼苗,造成缺苗,成熟时期,啄食穗粒。野鸽危害大豆、小麦、玉米、高粱、胡麻等作物。野鸡1950年代全县各地均有,1980年代...
8573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动物
有鼠、獾、野猪害。鼠有5科10种。其中鼠兔科有鸣声鼠,食害豆科作物的幼苗;松鼠科有黄鼠、松鼠、岩林鼠,食害作物籽实;鼠科有小家鼠、褐家鼠,食害粮食,小林姬鼠、鼹鼠,食害作物根茎;食鼠科有中华鼢鼠,食害作物根茎;跳鼠科有跳鼠,危害籽实。全县以...
8574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动物
麦田草害主要有荠荠菜、蓠子草 (麦拉拉)、刺蓟、播娘蒿 (米蒿蒿)、野燕麦等。其中野燕麦苗期酷似小麦苗,不易区别而难剔除,因其子实较小麦成熟早,繁殖系数高,收麦前落地,播种小麦后,又发芽生长,与小麦争水争肥,是冬小麦的大害。秋田草害谷田有狗...
8575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其他
铁制农具有锨、镢头、锄、斧,最早使用是在春秋时期。秦汉时期,农具完全铁器化。锨分铁锨、木锨。铁锨、铁头锨用于铲粪铲土,翻地整地;木锨在宋、元时出现,县民普遍使用,用于扬场、翻起粮食。镢头有线镢、镘镢、碎 (小)镢头。线镢,刃窄而长,用于挖深...
8576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其他
有犁、耧、耰、耙、耱。犁,商、周时,先民采用石耜、鹿角、木来等挖土播种,后逐渐改进耒耜为犁。过去,犁的辕、头、把全为本质,以枣木、梨木、杜梨木为上等材料。汉时,出现铁制犁和犁壁,以牛牵引。魏晋南北朝时,犁趋向定型。唐代使用的 “曲辕犁”与今...
8577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其他
夏、商、周时,先民以手点种。汉武帝时,騪粟都尉赵过迁西北,创 “三脚耧”,是世界上最早的条播机。魏晋时,相继演变出 “二脚耧”、“一脚耧”。唐时,将盘中种籽以手撒扬的 “盘播”法,盛行县内。宋代后,用耧车点播。民国时期,川塬地用畜力三脚耧、...
8578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其他
新石器时代至周代,先民用骨镰收获作物。战国出现铁镰,其刃部用铁制,上装木柄,同时有麦镰、草镰。宋、元时出现推镰。后,历代沿用。新中国建立后,虽革新制镰工艺,但木镰、铁镰、夹镰仍沿用。1954至1960年,引进新式马拉摇臂收割机,后渐遗弃。
8579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其他
有大车、架子车、独轮车、土车子、粪笼、老笼。大车用槐或椿、楸、榆等优质硬木和铁件打造而成,1头牲口驾辕,2头牲口拉梢,用于运粪土、庄稼、粮食,中农以上的家庭方用得起大车。架子车车厢、辕用硬木或铁件制成,置于可充气的橡胶轮胎上。独轮车俗叫“一...
8580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其他
有碌碡、连枷、楗杈、杈、棒槌、竹扫帚。初用石磨盘或碾棒打碾,后用杵臼。后汉时,采用连枷脱粒。唐代,发明应用石碌碡。宋、元时,出现杷、平板、石磙等工具。后相继沿用。 新中国建立后,多用牲口拉石碌碡滚碾或用连枷甩打脱粒。碌碡有全砂石和糜面石两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