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耕种工具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唯一号: 290734020220000060
专题名称: 农机耕种工具
文件路径: 2907/01/object/PDF/2907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348.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有犁、耧、耰、耙、耱。犁,商、周时,先民采用石耜、鹿角、木来等挖土播种,后逐渐改进耒耜为犁。过去,犁的辕、头、把全为本质,以枣木、梨木、杜梨木为上等材料。汉时,出现铁制犁和犁壁,以牛牵引。魏晋南北朝时,犁趋向定型。唐代使用的 “曲辕犁”与今犁无多大变化。明清时,民间普遍使用优质铁犁铧。民国时,有木犁、秦铧犁、小铧犁、五爪铧犁等,现县域部分川塬仍沿用。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组织城乡手工业者增制、革新犁辕、犁铧、犁壁及镢、锄、镰、锨等铁制小农具投放农村。 1951年,推广引进五时 (12.7厘米)、六时 (15.24厘米)及七时 (17.78厘米)新式步犁。 1954年引进双轮双铧犁、双轮单铧犁。1955年投放新式步犁。1958至1960年,推广山地步犁。1971年引进推广16号山地步犁。1988年底,全县有各种步犁0.4万余部。耧,有麦耧、秋耧,均系三脚,前者行距窄,后者行距稍宽。耰,出现于战国时期,今人称 “骨都子”,是用七八寸长的圆木中间凿孔垂直安上把子,用于打碎田间糊基(土块)的农具,今仍使用。“人字耙”、“方形耙”和用柳树枝 (后用酸枣枝)条编成的 “耢”,南北朝时在县内出现,用于耱平、碎土、镇压、埋种子、碎硬甲。唐时,史载 “犁一耙六”。明清以至民国,耱被普遍使用,而耙用之较少。新中国建立后,县内耙、耱工具有铁耙、菜耙、木丁耙和畜力柳条耱、枣条耱等。1955年,引进新式畜力钉齿耙,1985年全县有123台,1988年有147台。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