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3111 / 3354
46651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动物
集中群养的山麻鸭,以产蛋为主,每年秋收后下田至次年春耕插秧起埂。起埂后整批老鸭作菜鸭处理,再孵一批新鸭秋后下田产蛋。群鸭由专业户饲养,一群几百至千只不等。1957年前,系私人拼田饲养,1958年公社化后,稻田集体所有,群鸭也归集体,由个人承...
46652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动物
浦城传统鹅品种,全身羽毛洁白,也称闽北白鹅。这种鹅耐粗饲,抗病力强,生长快,肉质鲜嫩,饲养百日即可上市,一般体重达4.5公斤,出肉率达74%。养5个月后开始产蛋,年产蛋35~40枚,每枚蛋135克左右。浦城白鹅驰名省内外,1982年《中国农...
46653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动物
1960年,国营水南综合农场引进28只试养。1973年,县良种场和东风水库从广东饶平县引进500只小鹅,因适应性差,一般体重虽有7.5公斤,但肉质较粗,自然抱孵率低,故饲养量不多而淘汰。
46654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动物
1988年,从三明引进100只鹅苗,在临江大坞果牧场饲养,因成活率低而消失。
46655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动物
1978年,城关镇民主路1户居民购进200只饲养,生产鹌鹑蛋和成年鹌鹑供应市场,因销路不畅,经济效益低,1年后停办。其后,陆续有人饲养。
46656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动物
有菜鸽和信鸽两种,1979年前,养鸽数量极少,仅个别户作为观赏鸟类或作为营养食品鸽。全县总数约200~300只。1980年后,菜鸽被视为筵席佳肴,养鸽开始增加。1981~1988年,全县养鸽达到200余户,鸽2000余只,每日均有肉鸽上市,...
46657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渔业资源
池塘养鱼历史悠久,曾有“担草斤鱼有人养”之说。据民国28年(1939)丈量土地统计,全县有池塘740亩,至民国37年减为315亩。主要分布在城区和城郊周围。这些鱼塘均浅、小、瘦,饲料主要靠塘埂种植莴苣、苦马等。传统放养虽有草、青、鲢、鳙、鲫...
46658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渔业资源
水库、山塘养鱼始于1958年。是年,吴山水库建成,随后陆续建成东风、龙岭下、东坑等中型水库和小型水库49座,山塘616口,水域面积5559亩。利用水库养鱼以放养鲢、鳙为主,约占70%,草、青、鲤鱼约占30%,每亩放100~200尾,平均每亩...
46659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渔业资源
1973年,在太平引水渠进行养鱼试验,水域面积3.7亩,水渠两头扎栏网放养青、草、鲢、鳙等鱼种。当年捕获1.23吨,次年续养捕获2.43吨。1979年,县投资2万元给石陂公社渡头、小串两个大队,把被旧馆电站水坝淹没的300余亩良田,围水养鱼...
46660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渔业资源
新兴七地处山区,山垄梯田多,海拔均在700米以上。据传明代群众就利用稻田养鱼。每年达3000余亩,亩产3公斤左右。春天插秧后放进鲤鱼苗,寒露放田水时将鱼捕获晒干常年食用。1965年,县在山下公社17个大队推广稻田养鱼,面积达万亩。后因双季连...
46661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渔业资源
1973年,县农业局从江西鄱阳湖引进,在水南、东风两个渔场养殖接种,次年收获珍珠523克。1981年春又在管九、九秋、渡头、小串等地养殖成功。因经济效益不高,养殖不多。1983年4月4日,外贸局成立淡水珍珠养殖场,下设生产点2处,水面160...
46662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渔业资源
又名苹果螺,1985年忠信乡排栅村专业户从广东潮州引进试养,属热带性动物,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强,因低温不适应生长,喜离水活动,易被老鼠吞食,难以管理,未推广。
46663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渔业资源
农业局畜牧兽医站、富岭镇先后于1961、1985年从福州引进养殖,均获得成功。1988年繁殖幼蛙3万余只,除供应富岭镇的富官、殿下、靖坑及水南乡等村外,还为建瓯、建阳、宁德等地提供幼苗,获经济效益2万余元。
46664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渔业资源
俗名石榴鱼,喜栖水质清新的山区小山涧石洞中。1985年古楼洋溪一村民进行人工试验养殖,获得成功。
46665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渔业资源
1983年,水南鱼种场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并获建阳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