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3224 / 3354
48346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写于乾道末,乃朱熹对自己在寒泉精舍讲学著述时期学术思想的一次清理。诗大意是咏学风。称赞圣人主教重在修心养性,躬行礼义,而今世却只崇尚华丽辞藻,猎取功名,以致“学绝教养乖”.“淳风反沦丧”。
48347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写于乾道末,乃朱熹对自己在寒泉精舍讲学著述时期学术思想的一次清理。诗大意是咏“夸毗子”。感叹世风日下,决计要引以为戒,克遵圣贤遗训。通篇所咏,虽均为深奥哲理.但多用比喻和历史典故,语言形象生动,故能深入浅出说明问题,毫无空洞说教的意味...
48348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约为乾道末淳熙初居崇安时所写,诗中讥讽了僧人算命的迷信思想。朱熹是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虽然反对算命.不赞成“生缘”、“流年”等一类说法,但也信“天命”。不过他所说的天命乃“天命之谓性”的“天命”,而不是星相家所说的“命运”,这一点,应...
48349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大约写于淳熙十四年,与袁枢进行《易》学论战时。淳熙十三年春三月,朱熹《易学启蒙》一书写成,曾寄给袁机仲。袁机仲看了以后,在河图洛书之真伪、两仪四象乾坤之涵义、太极与八卦、先天与后天、数象爻名等许多有关问题上提出了与朱熹不一致的观点,朱...
48350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约写于庆元三年朱熹应门人林用中、余偶、杨楫等邀请,赴古田讲学时。当时正处于“庆元党禁”高潮期,朱熹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但他仍很倔强坚定。他从建阳考亭至延平,再从延平乘船至闽江中游的水口,见沿途青山绿水、风浪烟波等自然胜景,不禁心潮起...
48351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约写于庆元三年朱熹应门人林用中、余偶、杨楫等邀请,赴古田讲学时。当时正处于“庆元党禁”高潮期,朱熹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但他仍很倔强坚定。他从建阳考亭至延平,再从延平乘船至闽江中游的水口,见沿途青山绿水、风浪烟波等自然胜景,不禁心潮起...
48352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大意是文、武、周公与孔子为《易》著经作传是对早已存在的自然现象作一番苦心观察,钻研才成功的,这是一个卓越的成就。
48353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写的大意是诗人自谓钻研《易经》,虽然是以文、武、周公、孔子的著述为兰本,但也十分注重探讨伏羲画八卦以前就已存在的种种自然规律。然而,诗人无法解释天地及一切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却认为那是由宇宙间有个派生万物的本原即“太极”所生,只有识得这...
48354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七绝是诗人于庆元三年为避党禁之祸去顺昌途中道经筼筜铺时写的(见本篇注一)。诗人一生,怀经国济世之志不遂,续孔孟绝学之志不成,到老来“行用”不能,“舍藏”亦不得,满腔幽怨悔恨难伸,乃借诗直讥世道。此诗笔锋带泪,感情凄惋,使人不禁一掬同情之...
48355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五言古体诗,约写于绍兴末年。诗的前四句借舜命禹治水、安抚天下故事,说明善行在于利民。中四句说明能否从善在人的内心主观认识,而不在外界环境因素。每个人都要像急流赴壑那样勇于从善,不要以善小而不为。末四句诗人提出,善行修养是要疏导人们自愿去...
48356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此诗原载《朱文公文集》卷二,亦载于《朱子文集大全类编》,据束景南《朱熹佚文辑考》查证,约成于绍兴末年从学李侗时期。诗中用比拟的手法,深入浅出地阐明子理学家关于存理去欲等复杂的哲理问题。第一句说:人的天性、本性晶莹明彻,同镜子一样。第二句说:...
48357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写的大意是周公当年以夏禹、商汤、文王为榜样,制礼作乐,建典章、立制度,兢兢业业,恐失天下之贤人。他的道德政绩已足为万世师,他处事待人也可以从容自如,可他还“清夜独仰思”,反省自己有无不合三王之教的地方。
48358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大意是写圣贤事业可以殊途同归,自己要以圣贤事业为已任,要继孔孟之绝学而又能有所创新;虽不敢以行王道自居,但还是应该仰思先贤,努力求圣贤事业的实现。
48359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是一首论“仁”的五言古体哲理诗,出处及写作年代同上篇《仰思》,其主旨在阐明“仁”的修养要体现在“虚明觉处”.不能“存心每欲仁”,为求仁而求仁。要像见孺子将入井时自然发生恻隐之心那样,要像齐宣王见衅钟之牛觳觫而不忍之心萌那样。若能在仁的“未...
48360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此诗出处及写作年代同前,诗中以孔子的学生曾参由于每日“三省吾身”,故对老师的教诲容易心领神会为例,说明在学习上想要洞达师训的微言大义,真正继承师传,只有靠日积月累的实践,靠联系思想实际才能做到。诗人善于用典来阐述自己的教育观点,使一种深奥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