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3204 / 3354
48046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是朱熹的一首描写农村俭朴生活的记实诗,约写于乾道(1165)乙酉初在五夫家居之时。原载于《次秀野刘丈闲居十五咏》。朱熹14岁时,父亲病逝,15岁时遵父命奉母依刘氏,师事五夫三先生,刘子羽为他筑室于潭溪之上,并为之置有园圃,使之“有圃...
48047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约为宋乾道(1165)乙酉朱熹家居崇安五夫时所写。朱熹生平大多寓居乡村,接近社会下层,生活俭朴。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闽北山区民间的萝卜、白菜、乳饼、竹笋等一类的蔬食,既是他日常生活所必需,也是他诗文中的好题材。《次秀野蔬食十三诗韵》...
48048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朱熹这首诗约写于乾道元年(1165)乙酉左右,当时朱熹家居崇安五夫,四月向朝廷请祠未获准,时省札下催促朱熹莅职,朱熹刚到任,恰逢朝中有人复主和议,以政见不和,愤而请祠。五月复监南岳庙。面对国仇家恨,自己又报负难施,故写下这首诗。 浅析...
48049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约写于隆兴二年至乾道元年(1164—1165)左右,此时朱熹连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乾道元年,入对垂拱殿,奏疏未能被采纳,同年十月延平李先生病逝,……故这段时间,思想消沉,以“解嘲”的形式来宣泄自己的思愁。 浅析 此诗前八句是自...
48050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为(1164—1165)送赵仲缜赴京(临安)应试,行至分水岭时续其原韵所写。原载《朱文公文集》卷四,具体写作时间不详,但按其全诗编排的顺序,此卷排于《南岳唱酬集》之前来看,约写于隆兴末、乾道初前后。在此诗之前尚有《仲缜尊兄对策南...
48051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约写于乾道元年(1165),即朱熹在崇安五夫家居之时。乾道元年,朱熹38岁,先是省札催促莅任,朱熹刚到任,恰逢钱端礼、洪适宜等人复主和议,朱熹与之政见不合,故四月向朝廷请祠,五月复差监南岳庙。面对国仇家恨,自己又抱负难施,不觉感伤...
48052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乙酉,系朱熹用以答谢其妹夫刘彦集(刘子翔)赠送8蒲之诗作。当年朱熹36岁,先是省札催促莅职,可朱熹刚到任,恰逢钱端礼、洪适等人复主和议,朱熹与之政见不合,故四月向朝廷请祠,五月复差监南岳庙,即朱熹在五...
48053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据民国十六年《尤溪县志》卷二记载,乾道间的一年立春日,朱熹回到尤溪故里,登上城南莲花峰顶的天湖。可能是勾想起了此天湖与建阳天湖之间的联想,故有此说。因为乾道六年(1170年,庚寅),朱熹41岁。正月十一日,朱熹葬母于距潭溪百余里的建阳...
48054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作于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朱熹37岁。是年同张拭、石〓(子重)、许升等人和湖湘学者共同讨论“敬”的存养工夫,实际上是朱熹由“主静”到“主敬”的认识思想发展阶段。秋末,他把自己对“敬”的认识发展当作一次重要的思想飞跃,兴奋异...
48055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乾道三年(1167)丁亥七月,朱熹38岁,原载于《朱文公文集》卷三。朱熹对湖湘学派的领军人物张拭慕名已久,他把拜访张拭的想法告诉了吕祖谦。是年八月中旬,朱熹一路与闽、赣、湘的士子讲论接触,至九月八日到长沙,住在城南书院的南...
48056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乾道三年(1167)丁亥十一月十三日,朱熹偕张拭、林用中等同游南岳衡山,并宿于寺中。正逢寺中长老守荣坐化,张拭为此作(闻方广长老化去有作》诗一首,朱熹此诗即为和张拭之作。原载于《南岳唱酬集》。 浅析 这是一首阐扬儒家正统思想、指出佛说...
48057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为乾道三年(1167)丁亥八月至十月,范念德等一行陪同朱熹到长沙访张拭,朱熹与门入一行自长沙东归途中步门人林用中韵而写的。原载于《东归乱稿》诗集。择之:即林择之,名用中,号东屏,又号草堂,福建古田县人。早年师事林光朝,乾道二年三月...
48058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为乾道三年(1167)丁亥与范伯崇到长沙访张拭东归途中所写。原载于《东归乱稿》。朱熹与范念德(伯崇)、林择之等弟子一行,从湖南长沙归闽途中,一路游山玩水,一路唱酬。其弟子范念德通过此次随师出行,亲身聆听了两位大师的高深学问,自感自...
48059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写于宋乾道三年(1167)丁亥,朱熹自长沙东归,途经梅溪胡氏客馆之时。据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六载有这样一则故事:“澹庵(胡铨,字邦衡,号澹庵)十年贬海外(按,胡铨力主抗金,忤投降派秦桧,被贬广东),北归之日,饮于湘潭胡氏...
48060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乾道三年(1167)丁亥四月初,原载于《开化县志》卷十。又《嘉靖浙江通志》卷七,题《题听雨轩》。三月二十八日,朱熹与吕祖谦在浙江金华的开化县汪氏兄弟的听雨轩秘密相会,两人讲论了七八天时间,史称“三衢相会”。朱熹和吕祖谦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