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2302 条 683 / 821
1023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83年10月,迁入新建的福利院(即雄关路南侧石滩上,距城约两公里),任李发春为副院长。 该院占地4710平方米,共建有砖土木结构住房35间计647平方米,并建起了文娱活动室、伙房、餐厅、库房、温室、太阳能浴室等。平整造地四亩,打机井一眼...
1023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82年12月,我市第一个敬老院——东洞乡敬老院成立。乡上筹集建院经费5.5万元(其中乡企业筹集2.82万元,群众集资2.3万元,国家资助0.38万元),建筑标准四合院,住房32间,1195平方米。乡政府为敬老院划拨耕地23亩,配备专管人...
1023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87年7月,由市汽修厂待业青年门市部和泉湖乡泉湖村一组联合筹建了“酒泉市社会福利综合服务公司“。全公司占地5513平方米,建有厂房、门市部120间,筹建投资96万元,其中:民政部门投资14万元,向财政部门借资6万元,固定资产76万元。有...
1023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农、林、牧、渔业
1953年以后,在党和政府 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拥有牲畜的 人家大增,生意也骤然红火起来。有时,一天忙得 他连饭都顾不上吃。由于来看牲口的人太多,在一 间房子中挤不下,又搬到南市街31号。从此,门前 的拴马桩上,牲口总是栓得满...
1023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教育
1982年初,中共酒泉地委、酒泉地区行署根据本区国民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加快初中教育,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决定筹建教育学院。经一年多的筹备,1983年9月成立了酒泉教师进修学院,并开始招生。1984年4月12日,经甘肃...
10236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教育
1955年冬撤 区并乡以后称酒泉县临水堡小学。 1958年设立初中班,定名为酒泉县临水民办中 学,学制三年,学校领导有小学校长兼任,有中小 学生四百多人。 1969年“文革”期间设立高中班,成为九年制 学校(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
10237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农、林、牧、渔业
1962年下半年,为了加快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解决大中城市青年就业问题,减轻社会负担,毛泽东主席提出“屯垦戍边,寓兵益民”的战略方针,开发大西北。1963年,在农垦部部长王震同志倡导下,为组建农建十一师破了前期准备工作。10月,开始做筹...
1023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教育
酒泉地委讲师团从1956年成立至1992年的 35年中,曾经历了 "三建两停”,走过了在不同形势下开展在职干部理论教育的曲折道路。
10239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教育
酒泉师范是甘肃省建校最早的学校之一。其前 身为1467年(明成化三年)肃州都御史徐廷璋创建 “肃州儒学”。1878年落成,更名“肃州学宫”。1881年改学宫为举院,开闱乡试。1918年甘肃议员赵世英经多方奔走,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将酒泉举院改...
10240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教育
酒泉中学位于酒泉市城关西北隅,前身主要是民国时期的国立肃州师范学校和河西中学。酒泉中学的办学历史从1935年10月9日原中央政治学校肃州分校建校之日算起,已有60年;从1950年5月20日肃州师范、河西中学、酒泉师范合并算起,已有45年。1...
1024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酒泉地区医院是一所全民所有制的综合医院,隶属于酒泉地区卫生处。这里原系肃州、五凉城、高台城隍庙旧址,四十年代初改作甘肃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解放后为酒泉专员公署。1956年酒泉专署合并于张掖专区后,酒泉专区医院即迁入此地。医院建筑结构大...
1024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教育
1928年(民国十七年)新派县长魏允芝,批准地方人士的请示筹建学校,“龙王庙”定为校址。1929年4月动工改建,教育局拨款400元(银元)改建“龙王庙”,改建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1938年秋举办一次迁校乐捐活动,于1939-1940年间...
1024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从陕西接来秦腔艺人黄海青、杨三保等人组建“秦舞台民国十五年(1926年),安肃道尹(后称观察使)魏洪发(甘肃甘谷人),他提倡建设公园、戏院,在北斗宫后面(现酒泉市二中)开辟营建戏院,招收市民中家境贫寒,无力就学的男童30名,聘请秦腔艺人杨三...
1024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教育
酒泉市职业中学其前身是专署街小学。1983年教育局决定将第三中学改为酒泉县高级职业中学。银达农中、上坝农中招收专业班,增加专业课。东洞乡举办四年制初级职业中学,并报县政府批准实施。 1983年秋,我们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先招了两个...
1024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教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酒泉市上坝乡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地不断深入和完善,乡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区域化、商品化的方向发展。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与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的矛盾日益突出,推广科学技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成为农村成人教育的当务之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