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112 / 4093
1666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0年以前,金溪的电力使用主要是照明。1976年始,全县社镇场的工业企业基本上是用电为动力。由于电力紧张,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企业常常因停电而不能开工。
1667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医药工业 1970年前金溪国营、集体性质的药材加工和制造企业均是一片空白,以后成立了县兽药厂和中药饮片厂。
1668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兽药厂前身是浒湾公社畜牧兽医站,建于1955年。1971年该站士法上马,因陋就简,自制兽药,不断扩大业务。1981年经上级批准为县办大集体企业,改名为兽药厂,厂内设5个车间,生产散剂、水针、片剂等20余个兽药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当年总产值2...
1669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药饮片加工厂 1981年创建,属集体性质。1985年平均职工20人。
1670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浒湾供销社采购批发站附设小型石灰厂,1960年转为国营,曾一度改为水泥厂,建水泥炉一座,欲产水泥、石灰和化肥、投产后因、工艺落后,成本太高造成亏损而停产。1966年迁往鹰潭市南郊建立分厂,初建日产10吨的拉屎窑两座,投产后,由于交...
1671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一、纺织业民国至解放初期,纺织主要是个体经营,只能纺一些粗布、夏布之类。1955年,浒湾建立染布社,次年,成立县染织厂。染织厂县办集体企业,厂址在浒湾镇。该厂最早为小作坊,是抗日战争期间由进贤县逃难到浒湾镇落户的手工业者自发创办起来的,19...
1672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纺织业,民国至解放初期,纺织主要是个体经营,只能纺一些粗布、夏布之类。1955年,浒湾建立染布社,次年,成立县染织厂。
1673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染织厂县办集体企业,厂址在浒湾镇。该厂最早为小作坊,是抗日战争期间由进贤县逃难到浒湾镇落户的手工业者自发创办起来的,1955年组成两个互助组。1957年,与染布社合并称浒湾棉织印染厂,仍然生产土布,织染结合,产品由商业部门经销。1960年至...
1674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毛毡厂地方国营企业,其前身为县有机化工厂,位于县城西面。1978年,县有机化工厂因主要原料松脂供应困难和产品滞销而被迫停产,在此基础上筹建毛毡厂,派出两批人员赴沪学习技术,并购置毛毡设备。经一年多的筹备,1979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当年生产毛...
1675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同治年间,浒湾仍有60余家木刻印书铺栈、作坊,刻印的书籍、年画畅销全国各地。民国31年,日本侵略军进扰浒湾,纵火焚毁,木刻印书业遭到彻底破坏。1956年7月金溪报社成立,9月,为配合办报,以印刷组为基础,成立金溪县印刷所。印刷厂成立初期,只...
1676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早在宋朝,金溪的陶瓷业即崭露头角,小陂窑和里窑生产的各种瓶、碗、盏等陶瓷制品,技术精湛,薄胎瓷片薄如蝉翅。尔后此行业没有得到发展。至1956年也只能制造一些土陶器。1958年日用陶瓷的生产初步扩大规模,年产量1.2万件。1958年成立国营沟...
1677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木材竹材采运的国营单位有沟树垦殖场、高桥林场。1984年6月,属地方国营性质的县自来水公司成立,经过近一年的筹建,于1985年2月16日正式供水,日产自来水3000吨,居民用水户290户,安装主要管道5464米。城镇各单位自备水源能力350...
1678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木材竹材采运的国营单位有沟树垦殖场、高桥林场。
1679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城镇各单位自备水源能力3500吨/日,年底,供水管道长24公里,全年供水43万吨,其中工业用水19万吨,生活用水24万吨。县自来水公司年末有职工26人,固定资产投资4.4万元。
1680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石墨采运业 1970年,县调集百名工人开采石墨矿,由于事前缺乏可行性分析,未作正规设计而匆匆上马,加上缺乏技术人员,未能解决动力、资金、设备等生产的基本条件,而是采用土办法生产,产品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因而未能大量开采。1972年缩减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