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纺织印刷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1640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纺织印刷业
分类号: F427
页数: 2
摘要: 一、纺织业民国至解放初期,纺织主要是个体经营,只能纺一些粗布、夏布之类。1955年,浒湾建立染布社,次年,成立县染织厂。染织厂县办集体企业,厂址在浒湾镇。该厂最早为小作坊,是抗日战争期间由进贤县逃难到浒湾镇落户的手工业者自发创办起来的,1955年组成两个互助组。1957年,与染布社合并称浒湾棉织印染厂,仍然生产土布,织染结合,产品由商业部门经销。1960年至1962年,国家供给小厂的原料锐减,人员精减下放,原染布社分出,人员由开厂初期的120名减至45名,1969年减至34名。随后,生产稍为好转,原料供应增多,增加了花色品种。印刷厂成立初期,只有职工22人,总产值6300余元。“文化大革命”初期,生产受到干扰,一度陷于瘫痪。
关键词: 金溪县 地方史志 纺织印刷业

内容

一、纺织业民国至解放初期,纺织主要是个体经营,只能纺一些粗布、夏布之类。1955年,浒湾建立染布社,次年,成立县染织厂。
  染织厂县办集体企业,厂址在浒湾镇。该厂最早为小作坊,是抗日战争期间由进贤县逃难到浒湾镇落户的手工业者自发创办起来的,1955年组成两个互助组。1956年合作化高潮中转为浒湾镇棉织生产合作社(街道工业),主要生产狭幅土布。1957年,与染布社合并称浒湾棉织印染厂,仍然生产土布,织染结合,产品由商业部门经销。1960年至1962年,国家供给小厂的原料锐减,人员精减下放,原染布社分出,人员由开厂初期的120名减至45名,1969年减至34名。随后,生产稍为好转,原料供应增多,增加了花色品种。1970年,改名为金溪县浒湾染织厂。1973年企业由小集体转为县办大集体,更名为金溪县针织厂。1975年为了与生产对口,又复名金溪县染织厂。这期间,设备厂房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更新,产品品种进一步增加。“双喜”、“菊花”牌提花被单布进入全区先进行列。1985年生产的“葡萄呢”被省经委评为优质产品。是年,年平均职工128名,总产值10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3.8万元,主要产品有被单布、葡萄呢、衬布、蚊帐、线宽布、中长华达呢等。
  毛毡厂地方国营企业,其前身为县有机化工厂,位于县城西面。1978年,县有机化工厂因主要原料松脂供应困难和产品滞销而被迫停产,在此基础上筹建毛毡厂,派出两批人员赴沪学习技术,并购置毛毡设备。经一年多的筹备,1979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当年生产毛毡5000张,以后产品产量逐年增加。1985年平均职工105人,固定资产原值49.6万元,总产值119.7万元。1980年至1985年亏损5.07万元。
  一、印刷业清朝,浒湾木刻印书十分发达,乾隆时期最为鼎盛。同治年间,浒湾仍有60余家木刻印书铺栈、作坊,刻印的书籍、年画畅销全国各地。民国31年(1942),日本侵略军进扰浒湾,纵火焚毁,木刻印书业遭到彻底破坏。
  解放前夕,县城有4家私人开设的石印作坊,1956年组成城关手工业综合社中的一个印刷组。1956年7月金溪报社成立,9月,为配合办报,以印刷组为基础,成立金溪县印刷所。1957年4月,《抚州农民报》停办,下放金溪技工10人,干部2人,人力园盘机2台和3000元资金,与印刷所合并成立国营金溪县印刷厂。
  印刷厂成立初期,只有职工22人,总产值6300余元。1958年,添置平台印刷机1台,人力切纸机1台和其它简单设备。1961年,调整精简后留下技工7人,干部2人。“文化大革命”初期,生产受到干扰,一度陷于瘫痪。1969年后生产逐步改善,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建厂房,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1985年底有职工99人,总产值29.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4.3万元。1958年至1985年累计利税58万余元,印刷量由1958年的20488千印到1985年的21552千印。
  表11-15 纺织工业部分年份产品产量表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