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19 条 522 / 668
7816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民俗
冬至节,吃“牛肚儿饭”(在梳齿上搓成的小面粒)。请邻家当年结婚的新媳妇来家欢聚。农村青年向各家收柴火、面粉,在公共场所吃“伙饭”。
7817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民俗
腊八节,吃腊八粥。留一些于除夕放在禽畜饲料中,求六畜兴旺。夜间放一盆水冻冰,观察冰碴花纹,预卜来年丰收品种,并于粪堆上竖冰块。
7818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民俗
妇女缠足,俗称裹脚,民国初年,缠足习惯犹盛。女孩子到9岁“笼脚”,用3尺布条将足缠住。十二三岁即裹紧布带,使趾骨萎缩、屈折,小趾垫至脚心,缩成粽子形。初缠时步履艰难,浓疮溃烂,痛苦不堪;一直到能穿木屐高跟小鞋,才称美好。民国23年(1934...
7819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民俗
清时男留长辫。辛亥革命后,提倡剪辫。青壮年都剃为光头,小孩留“囟门撮”,老人还留短发辫,下垂脑后与发际等齐(也叫“短帽盖”)。1950年后,男的老人都剃光头,青壮年多留分头或平头,妇女老的留短发,青少年梳双辫。
7820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民俗
山丹种鸦片,始于清代。乾隆间武威、民勤已有种植。咸丰时遍及河西,吸食者颇多。清陕甘总督左宗棠曾禁止种烟,派兵翻犁烟苗。光绪七年(1881年),甘肃各地设厘金局,门悬“奉旨烟厘”的黄旗子,开始征收烟税。到光绪二十二年,更明确规定罂粟税每亩川地...
7821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民俗
据民国22年(1933年)山丹县社会调查记载:“本县赌风,时有所闻,每至新年之期,赌风最炽,结果有倾家破产者,东逃西走者,有流成盗贼者,有废弃职业者,其影响甚大。”除零星赌博外,较大者为一百师驻山丹部队伙同宁楷武等,在西街商号达泉涌设赌亭,...
7822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民俗
民国时期,或玩弄妇女,或纳妾生子,境内一夫多妻的现象,较为普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公布实施,实行一夫一妻制,再无纳妾者。
7823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只在总场场部及甘泉子有4眼生活用水井。1952年建成白石崖干砌卵石干渠6400米,支渠3420米,部分解决中部干旱草原的农业和畜牧业用水。
7824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其他
1958年之前,无人畜用水设施,牲畜为饮水长途奔波,冬春膘情下降,常造成流产,倒毙;夏秋逐水放牧,草场得不到充分利用。 自1958年以来,国家投资549.5万元,自筹资金192.2万元,至1988年,共兴建了14条引水管道,全长228.2公...
7825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矿产
在祁连山北麓广泛发育,并有二叠纪地层相伴。石炭纪是山丹主要含煤地层,分布在峡子山北侧,暸高山南侧及大黄山边缘一带。出露范围较广,分上中下三个统,地层厚度变化较大,而且出现缺失现象,均含煤层。
7826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矿产
二叠纪俄博系分布颇广,沿祁连山皆能见之。平行下臭牛沟、羊虎沟系以上,与祁连山系接触,岩石为黑灰色石灰岩、灰白色砂岩及黑色页岩,共有煤层等。
7827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矿产
分布于新河、平坡、大黄山西侧和暸高山南侧一带及龙首山断陷盆地,分上中下三个统,均含有煤层,山丹主要是中侏罗统,为次要含煤层,岩性下部为灰白色或灰绿色砂岩及灰黑色炭质页岩,夹少量煤层,厚33.9米。中部与灰白色砾岩或灰绿色砂岩、黑色页岩夹煤层...
7828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矿产
南面的祁连山、北面的龙首山、东面的大黄山均为南山系地层组成。在峡子山一带出露者,岩性为灰色板岩及略受变质的灰色、灰绿色砂岩、千枚岩及石英岩等,厚度不详。
7829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矿产
在吴宁寨西侧及新开坝、暸高山东侧一带均有出露,大黄山西侧、新河等处亦广泛分布。吴宁寨剖面岩性,下部为紫色页岩或泥岩及薄层砂岩;厚376.93米;上部为灰黑色纸片状页岩夹薄层细砂岩,其中发现昆虫化石及植物化石,岩层厚195.5米。
7830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气候、水文
境内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平川区为143.76千卡/平方厘米,缓坡区为139.33千卡/平方厘米,沿山区为136.09千卡/平方厘米。6月最大,为48.686千卡/平方厘米。 生理辐射量(光质)可供植物利用的光能约占辐射量的50%,全县年平均生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