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56040条
基础文献
32条
析出资源
12793条
图表
6522条
人物
10128条
机构
2969条
事件
18351条
地名
943条
专题
1323条
作品
2270条
实物
709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九江年鉴·2014
九江年鉴.2008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10
九江市财政志(200...
九江县年鉴2012
武宁县志
德安县志
九江县志
湖口县志
彭泽县志
九江市志(1991-...
庐山区志
九江年鉴.2006
九江年鉴2016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09
九江年鉴2015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04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
修水县志
九江县志
九江年鉴2017
修水县志
都昌县志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九江年鉴 2011
永修县志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
浔阳区志
九江年鉴.2005
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3514
/
3736
52696
红花草籽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物产
红花草为农田主要绿肥。以花命名,称红花;以籽命名,称草籽。茎长、花茂、叶肥。适宜于修河、潦河下游冲积土壤的三角、九合、马口、立新等滨湖地区种植。种植历史悠久。据《建昌乡土志》记载:“……惟草籽一宗,尤称奇特,取种外地,再播,其花不盛,枝亦枯...
52697
滨湖水牛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物产
滨湖水牛,主要分布吴城、三角、九合、江益、马口、立新、艾城、虬津等乡(镇)。1984年,全县有水牛23,635头。其特点:体型高大,体质结实,胸腹发达,繁殖力强,育成率高,性情温顺,役用性能好,抗病、抗寒、抗血吸虫能力强,为江西省水牛优良品...
52698
蔓荆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物产
蔓荆子属马鞭草科,为落叶小灌木,叶对生,小叶阔卵形,夏秋开花,以果实入药,称蔓荆子。性微寒,味苦辛,能散风热,清头目,主治风热感冒、头昏、目赤肿痛等症。叶可提取芳香油。果实含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微生素A等成份。主要产于吴城、白槎、云山。19...
52699
殊砂李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物产
殊砂李,是我县云山垦殖场凤凰山分场园艺场1974年引进的新品种。该果个大、皮薄,大的每枚达五克,比我县历史上曾负盛名的马湾李大一倍。味甜,略带微酸似葡萄味,肉嫩。刚成熟时,从里红到外;熟透时,浑身透明,色质艳丽。八十年代初,云山总场各园艺场...
52700
银鱼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物产
银鱼——古称“脍残鱼”,属鱼纲银鱼科。体细长透明,头平扁,口大,两颔和口盖,常具锐牙,背鳍和脂鮨各一个。体光滑,雄鱼殿鳍上方具有一纵行大鳞片。以其味美肉嫩,营养价值高,为席:二珍品。银鱼栖息于近海河口或淡水区。三、四月问,由长江入鄱阳湖至吴...
52701
船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由艄公、艄婆、姑娘3人表演,姑娘扮成翩翩少女,站进花船中间,行船起舞。花船作工精细,四周有古典戏曲人物、山水花卉、鲜艳夺目。艄公、艄婆属丑角,在左右撑船,作出停、摆、撑的动作,配以锣鼓,演唱灯歌小调,“卖花调”、“送喜茶”、“对歌”、“正月...
52702
龙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有滚龙、撑龙等形式。表演时一人持彩球,引出7、9或11节组成的彩龙,表演舞蹈性节目,多在春节、元宵举行。建国前,龙灯常有到群众家喝喜彩的习俗,接灯者则燃放鞭炮、摆设香烛迎接,表演结束时赠给“红包”。建国后逐渐废止。
52703
狮子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表演时由1人持彩球逗引狮子作跌扑、翻腾、登高、跳跃等舞蹈动作,狮子灯有单人舞,也有2人合作表演。狮舞后,一般还要表演刀、枪、剑、锏、棍、拳等民间武术。
52704
山歌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一种是曲调悠扬、感情丰富、节拍自由,以爱情题材为主的适于耙田、耘禾时歌唱的民歌。还有一种是曲调高亢、节奏鲜明,近似以方言表达内在感情,大多为放牛崽歌唱的牧歌,亦称“牛歌”。
52705
田歌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大都为一边劳动,一边唱歌的歌曲。有“栽禾歌”“耘禾歌”“车水歌”“耙田歌”等等,既有齐唱,也有一人领唱众人和声,形式多样,旋律优美动听。
52706
灯歌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大都是玩灯彩时唱的民间小曲,唱时载歌载舞,形式活泼,主要有“卖花调”“贩茶”“谢茶,船灯歌”等。
52707
小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它在民歌中的比重很大,词曲较固定,有时歌词长达数十段,如“十二月怀胎”“十劝“十送“十绣”“绿英姐”“梁祝”等等。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芹唱等等,旋律婉转流畅,优美抒情。有些富于表演的小调,往往被用作灯彩舞蹈时的表演唱。
52708
劳动号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在繁重的集体劳动中利用它的旋律来统一步调的歌曲,曲调简练,节奏性强,大都是一领众和的形式。
52709
北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即武宁采茶戏,主要流行于柘林、白槎,永兴、燕坊、虬津、艾城、立新等地。经常上演的剧目有《绣鞋记》《荞麦记》《血衣记》《血掌印》《珍珠塔》<四姐下凡》等,是我县流行最广的剧种。
52710
南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即新建采茶戏。主要流行于马口、三角、吴城、立新以及滩溪等地,保留剧目有《三女图》、《大清官》、《全家福》、《合明镜》、《山伯访友》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