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0644条
基础文献
69条
析出资源
12380条
图表
10185条
人物
10828条
机构
2022条
事件
20453条
地名
266条
专题
3470条
作品
872条
实物
99条
知识出处
全部
福建省志·税务志19...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公安志
福建省志·物价志:1...
福建省志·船舶工业志
福建省志 环境保护志...
福建省志·审计志
福建省志·民政志
福建省志·建设志(1...
福建省志·工会志19...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福建省志·粮食志
福建省志·体育志
福建省志·通信志:1...
福建省志·检察志(1...
福建省志·地震志
福建省志·政协志
福建省志人事志(19...
福建省志·土地管理志
福建省志·物价志上册
福建省志·冶金工业志
福建省志·公安志(1...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福建省志·气象志
福建省志·医药志
福建省志·水产志
福建省志·工商行政管...
福建省志·国土资源志...
福建省志·财政志19...
福建省志·工商行政管...
福建省志·城乡建设志
福建省志·司法行政志...
福建省志·测绘志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福建省志·金融志(1...
福建省志·物资志
福建省志·金融志
福建省志·生物志
福建省志·华侨志
福建省志·畜牧志
福建省志·交通志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
福建省志·人民代表大...
福建省志·农业志19...
福建省志·人民代表大...
福建省志·财税志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
福建省·检察志
福建省志·气象志
福建省志·地理志
福建省志·统计志.1...
福建省志·外事志19...
福建省志·劳动志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福建省志·审判志
福建省志·地震志(1...
福建省志·烟草志
福建省志·总概述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福建省志·电力工业志
福建省志·地质矿产志
福建省志·人口和计划...
福建省志·海洋志
福建省志·卫生志
福建省志·政府志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
检索条件
共 60644 条
3841
/
4043
57601
畲族迎亲踏米筛拜祖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闽东畲村之俗,少娘上轿前要向祖宗礼别。传说高辛帝嫁女时,三公主为皇帝女儿,一不拜天,二不拜地,更不能跪拜祖宗,她双脚不能踩地,这个风俗延续至今。新娘踩在米筛上向祖公点头礼别。踏米筛另一含意是米筛为畲家洁净而又贵重的生活用具,新娘踏筛是表示对...
57602
畲族迎亲分酸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有的畲村在新娘梳妆完成后,由母舅扶进中堂行“分酸”仪式。这时,同胞兄弟手捧红漆樟木八角茶盘,盘里放着两碗带骨猪肉煮成的线面。新娘踏在米筛上将每碗线面倒一半到另一碗中,连分三次,隐喻亲生骨肉分离,边分线面边哭唱《别爹娘》、《别歌嫂》等。分好线...
57603
畲族迎亲上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花轿进女家时,各地风俗略有不同。有的畲村轿夫4个全是男家人,有的畲村轿夫是男家2人,女家2人,起轿时,男家人走前,女家人居后;有的畲村将轿放在天井,有的畲村放在中堂或轿厅东头等;有的畲村嫁妆与花轿同行,嫁妆在前,花轿在后,而有的畲村是嫁妆提...
57604
畲族迎亲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畲家花轿可设吹鼓班。花轿由未成年的弟弟等陪同上路,轿前有宫灯一对,由女家大一辈的亲属执掌。花轿凡经过溪水、桥梁、蹬步、宫庙等,新娘要拋撒五谷一把和红颜料染成的鸡蛋一只,俗称“过溪蛋”,以敬神明。有的畲村是撒纸钱,俗称“买路钱”,以避鬼祟。如...
57605
畲族娶亲下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新娘进村,以鞭炮迎接。花轿至夫家,男方亲友要回避,村中怀孕、服丧者以及肖属与新娘相冲者均要回避。闽东部分畲村则由一人手执柴片敲击门槛呼喊:“绝人种啦,送人种来啰!”这时家人趋贺,唯有公婆回避,以免相冲相克。在连江、罗源、蕉城等地,轿到男家,...
57606
畲族娶亲拜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仪式隆重。中堂照壁有大红双喜,横楣书“凤凰到此”,左右书“安邦定国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敕赐,驸马金卿名垂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有的书“功建前朝高辛皇帝金銮殿上亲敕赐,名传后裔皇公子孙日月同休免差役”,有的书“燕尔当思高辛宠,鹏程应念祖公功”。...
57607
畲族娶亲传代”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拜堂后,由男家两位老年妇女把两个红布袋放在地面,让新娘踏过,新娘踏过一个布袋就抽去这个布袋置于另一个布袋前面,两个布袋互相传递,让新娘一直踏进洞房。“袋”与“代”谐音,“传袋”即“传代”。
57608
畲族娶亲闹洞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洞房中新人床铺帐楣上挂一串粽子,床铺上放着婴儿车,车上放蓝色印花尿布。人新房时,由新郎手执一对红喜烛引路。新郎人洞房后,脱去衣冠出房招待宴席的宾客,青年男女则前去“闹洞房”。闹洞房时,进行盘歌猜种活动。在新娘嫁妆中还有农作物的良种,如蚕豆、...
57609
畲族娶亲婚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婚宴,又称“讨亲酒”,或称“大酒”。古俗宾客贺婚,“至贺人嫁女,仅以布数尺,贺娶亲亦仅百文,得贺数次,其宴客次数,即以其致贺次数为准”。今俗,酒宴设于厅堂,一般夜间或中午举行。以厅左第一桌为首席,俗称“阿舅桌”,专请母舅及尊贵宾客。母舅未入...
57610
畲族娶亲佳期酒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佳期酒,又称“暖房酒”或“新郎酒”。闽东畲村在“讨亲酒”散席后,在厅堂中留下一席。入席者为同村父母健在,甚至三代同堂者,共8人,俗称“八仙”。一人为“八仙头”,又称“暖房头”,其余做“子弟官”又称“暖房脚”。他们身着长衫,头戴红缨帽。闽东霞...
57611
畲族娶亲“新妇饭”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婚礼过后,送嫁嫂陪伴新娘下厨房起火、洗碗、“捞饭”。“捞饭”乃闽东村民蒸饭的一道工序,即以竹漏勺捞起锅中煮到半熟的大米,倒入饭甑继续蒸煮。客人吃罢“新妇饭”,新娘即为客人端汤洗脸漱口。凡接受者都要给新娘“红包”,再次表示祝贺。有的畲村,新娘...
57612
畲族娶亲漏夜对歌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有的畲村新人的寮小屋窄无法安排亲友的住宿,即以漏夜对歌消除熬夜的疲劳,俗称“打统铺”。这种“对歌”,长者可持续两三个昼夜,宾客轮番唱和,轮流休息,最后以主婚人唱《十二生肖歌》结束。畲家称这首歌为“歌盖”,即把歌“盖住”,如果再唱即为无礼。
57613
畲族做“女婿”回门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新郎首次正式会见岳父岳母,俗称“做头客”。“回门”时间各地略有不同,有的在完婚后的第2天,有的在第3天或第7天。住在岳父家的时间是双数,即两天、4天等,婚后第7天去的得住7天。新婚夫妇回女方家时,一般有村中机警善歌的男青年随行,这男青年称为...
57614
畲族做“女婿”做新客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婚后第一个春节,夫妻俩回岳家拜年。娘家亲房各户要请新客酒,并给一个“大红包”,俗称“割韭菜”。有的还回团大黄稞糍,俗称“捉猪仔”。婚后第一个端午节前夕,女婿务必给岳家送黄瓜鱼(大黄鱼)或精肉。岳父家在端午节的前一天要给女儿女婿各送一套衣衫,...
57615
畲族生育习俗怀孕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畲族妇女怀孕,称为“带身”、“有喜”。怀孕妇女虽然照常参加劳动,但是人们对她们会倍加尊重和照顾,不让她们干重活。为了防止动胎流产、难产、出怪胎,孕妇有诸多禁忌:忌登高和提过重的物件,以免“过力”流产;忌在孕妇卧室动土、钉钉子和移动板壁;忌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