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15 条 478 / 668
7156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布湖春景,旷野青青, 柳丝婀娜,牛羊恬静。
7157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桥子渊潭,清楼月映, 苇浦飞絮,水乡溢情。
7158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踏实电站,光水映辉,金丝串珠,照明前程。
7159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环城乡邨,绿树成荫, 飞骑花妮,棉玉粮金。
7160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瓜州榆林窟西夏3号窟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图上绘 秦腔《打金枝》剧照 有筝、拍板、笙、钹、方响、琵琶、钟、金刚 铃、排箫、箜篌、胡琴、北鼓、阮、锣、扁 鼓、腰鼓16种乐器,这说明,西夏时期瓜 州境内民间戏剧活动就很盛行。 瓜州流行的剧种主要有秦腔...
7161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社火是瓜州最为广 泛的一种文艺活动。春节城镇乡 村普遍闹社火,个别重大庆祝活 动安排专场社火表演,以增强节 曰和庆祝活动的热烈气氛。社火 队由30人~ 100人组成,城镇以 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农村以 村组织,有高跷、旱船、东洋车、 霸王...
7162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花儿是甘肃临夏、定西、甘南及青海部分地区流传的 —种乡土音乐。1986年后,由移居瓜州的回、汉民带入。花儿爱好者干活乏困时,漫几句花儿添精神,见到心上人,以“花儿”表露感情,碰到难心事,以花儿解忧愁。近年来腰站子乡应花儿爱好者要求,正在酝酿...
7163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环城乡中沟村三组农民白生玉制作、收集各类皮影造形50 多幅,节假曰或农闲,带着家人在城乡演出《下河东》《张年卖布》《三娘教子》 《打金枝》等皮影戏,年均演出30场,颇 受群众青睐。2004年,县文化馆举办“中 国民间皮影木偶戏演展”。同年,...
7164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甘肃东部剪纸、刺绣、香包艺术随 移民传入瓜州腰站子、河东、三道沟等 乡镇。剪 纸多以人物、花草、动物等为题 材对象。刺绣多为枕头、门帘、床单、花 手绢、鞋垫等。香包又称荷包,大多 用五颜六色布块拼缝,配以各种颜色丝 线...
7165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民俗
瓜州居民以食小麦面粉为 主,兼食大米、杂粮、蔬菜、肉类,重视午 餐,喜醋酸,常吃辣。家庭面食有擀面、 饧面和专食而之分。擀面一般做汤面 条、汤面片、干拌面、臊子面、方块面、焖 饼子;饬面做拉条子、揪片子、截截子; 专食面做杏皮子(俗称杏壳娄...
7166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民俗
瓜州人民穿苕朴素大方。衣 服习惯上短下长,显现精干利落。夏季 穿浅色,冬季穿深色。男性多穿蓝、灰、 黄色外衣,白色衬衣;女性喜穿红、粉、 绿、花色上衣,青、蓝、灰色裤子。20世纪 80年代以前,生活水平低,穿着讲究保 暖、干净、整洁,流行穿...
7167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民俗
1.祭祖。旧时,人们十分重 视祭祖。绅士家族一般都设有祖祠,供 奉先祖影像、木主或谱牒,并按男左女 右及辈分排列顺序。平民则以红纸书写 “供奉三代祖宗之神位”,悬于屋壁,遇 朔日、冬至,设饭食祭品祭祀祖宗。遇清 明节,户族男女携带饭菜、冥钞...
7168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民俗
瓜州人喜庆婚事场面 忌穿黑色、白色外衣,丧葬场面忌红色 服饰。饭桌上忌双筷直插碗中,忌用筷 子敲击碗盘。吃饭忌说上厕所。忌吃饭 擤鼻子,来了客人打孩子。忌晚饭过饱, 饭后躺卧不动。晚辈不能直呼长辈名 字,学生、徒弟不能直呼老师、师傅姓 名。...
7169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瓜州佛教活动于20世纪80 年代初恢复。1987年,有信教者201人 主要在南岔截山庙活动。信教者自发捐 款捐物修建简易念佛堂3间,僧房4间 塑佛像5尊。1990年,成立民主管理小组,信教群众逐渐增多。1994年5月,经批准,信教者在县城南...
7170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道教 20世纪80年代中期,瓜州又出现道士活动。1996年有信教者12人,皈依道教居士1人,受请为个别去世老人吹打送葬。1998年农历四月八日,皈 依道教居士与信教者在南岔乡九北村原药王庙遗址修建庙宇。2002年9月塑 神像3尊,壁画6幅。...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