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2302 条 655 / 821
9811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教育
酒泉市银达职业中学 位于城东北郊银达乡境内,距城约8公里。创建于1958年5月,名为酒泉县银达农业中学,其后校名多次变更,到1987年定名为酒泉市银达职业中学。 建校初,从各乡、社选送的100名学员中选留44名分为农学、园艺两班开展教学,经...
9812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教育
酒泉市职业中学 其前身为酒泉县第三中学,1983年改建后,被列为甘肃省20所重点职业中学之一。校址位于小西街,占地面积2. 81万平方米,1983年有教职工76名,在校学生941名(其中高中财会、电工两个职业班学生82名)。 1985年,又...
9813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教育
1982年初,中共酒泉地委和行署筹建酒泉教师进修学院,于次年9月,酒泉教师进修学院成立。并相应地成立了学院教务和行政两处室,并招收了第一批学员,时有教师3人。从1984年开始,采取选调、招聘、进修的办法,充实师资队伍,到1989年底,学院有...
9814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教育
1952年,酒泉县成立了扫盲委员会,组建了酒泉地区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县工会举办干部业余文化补习班8个,其中高小3个班139人,初中5个班238人,县委和县政府办党政干部文化补习班1个,学员46人,县扫盲委员会办公室办速成识字班22个,配...
9815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教育
1982年,酒泉县职工教育委员会恢复成立,商业、粮食、水电等系统相继设立了职工教育股,配备专职干部12人,兼职干部83人,办起职工业余学校3所;全县制定了 1982至1985年职工“双补”规划,“双补”对象采取业余学习和脱产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9816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教育
1984年,甘肃省广播电视大学酒泉地区分校正式成立(简称电大工作站),负责办理全区电大业务工作。下设玉门、敦煌、金塔3个分站。到1990年底,酒泉电大工作站设广播电视大专班4个,学员261名,设中专班9个,学员347名,有教职工19人,其中...
9817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酒泉市文化馆 民国15年(1926),安肃道尹魏鸿发(字绍武,甘肃甘谷县人),在酒泉首创社会教育,以鼓楼为馆址,设立酒泉县通俗教育馆,下设图书部、历史文献部,置办图书、报刊供民众阅览,并创办了秦腔“正俗社”,在北水池沿子(今酒泉市二中)修建...
9818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阶级教育展览馆 1965年11月筹建,同时配备19名文艺工作人员组成酒泉县农村文化工作队,隶属阶级教育展览馆。1968年展览馆与文化馆、图书馆合并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
9819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乡(镇)文化站 1958年,由国家拨专款,县文化馆负责筹建、购置设备,在清水乡建起文化站1处,同年10月又在文殊乡建文化站1处。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两个文化站自然解体。 1980年1月,国家文化部发出《关于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
9820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俱乐部、文化室 1956至1959年在城市街道、厂矿、企业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起俱乐部16个,并设有图书室、读报组、板报组、幻灯放映组等,开展文化学习、宣传活动。1960年以后,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城乡俱乐部全部撤销。1972年,在学习小...
9821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业余剧团、演唱队 建国前,酒泉农村各乡都有戏剧爱好者自发组成的“眉户”戏班,利用节日、农闲、庙会演出,人称“唱小戏”(专业剧团演出叫唱大戏)。其中历史较长、影响较远的有总寨乡魏德佑的“魏家班”,泉湖乡水磨沟村王新年的“眉户班”,铧尖乡小沙渠...
9822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曲艺社 建国前,评书、曲艺艺人张玉桂、杜玉贵、王天雄、秦玉芳、班松林、徐伯臣、赵宏图相继来酒泉进行曲艺演出,当时私人开茶园者有六七家,在西关(今五金公司西侧)、北市场(今北市街东段)等地搭棚营业。 民国34年(1945),秦玉书聘请弹唱艺人...
9823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建国前,办社火是逢年过节唯一的文化娱乐活动,城市多以行业或外省旅酒同乡会提倡组织筹办社火、灯会、集贸唱会戏等。农村则由本村庄、本沟分(按渠道划分的地域)群众自己组建社火会。由众人推选三五人负责办社火、唱大戏、过庙会的筹备、组织工作。社火会的...
9824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75年成立酒泉地区群众文艺工作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7名,下设文艺、美术摄影两个组。1980年7月,群众文艺工作室更名为酒泉地区群众艺术馆,并增加工作人员5名,下设文艺、美术、摄影、辅导4个组,同时创办了《飞天》文艺刊物,后更名为《阳关》...
9825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60年元月成立酒泉市文艺工作者协会,设理事18名,李毅阳为理事会主席,高正刚、李国斌任专职干事,在文化馆办公。1961年7月撤销。 1984年12月酒泉地区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会议召开,选举产生了由21名专业、业余文艺工作者组成的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