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19 条 535 / 668
8011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民俗
可放在炕、大榻和床上使用的矮桌子。和普通桌子的形状相似,四条腿,高约20厘米—40厘米,供人们在炕、大榻和床上吃饭、写字时使用
8012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民俗
与供桌相似,但稍低矮狭小,多依墙而设,多作为陈设之用,桌面多用干透的松质木料制成,呈长方形,有时两边会上卷,呈半滚筒状。下有四腿,样式各异。桌面通常由木匠合角斗隼而结合在一起,同方桌组合陈设。
8013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民俗
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多为金属和玻璃材质,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以控制灯的亮度。煤油灯样式种类繁多,是在电灯普及前使用最广泛的照明工具。
8014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民俗
可以手提、能防风雨的煤油灯,因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得名。马灯下端有一油皿,螺丝盖,全封闭,油不滴漏;上端有两个铁盖,分层有空隙,便于出气;中间是一块玻璃罩。还有一根铁丝提手。 鏊子 面食炊具之一,又称烙饼、烙馍等,主要用来制作烤馍、烤饼...
8015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民俗
也叫烧盒子,用来烧制食品的炊具。一般呈圆形,由生铁铸造,每个直径20厘米—25厘米,厚约7厘米,分上下两半,有点像饼铛。使用时先把拉来晒干的马粪堆放在避风干净的地方并摊开,用柴草将其引燃,等到马粪烧透之后,再把发酵好的面做成类似面包或其他形...
8016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民俗
用来蒸制食品的炊具,多由竹子、木头等制成。其结构由外圈、内胆及底线组成。外圈是由竹子除去竹皮之后夹成,再由竹皮固定,商用的由铜线固定以增加耐用度。内胆即是高出外圈以方便放置顶盖或互相重叠那一层。外圈与内胆之间会放入竹杠固定形状,亦是保存空气...
8017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民俗
又名风箱,用来给灶火助燃的工具。基本构造为一个箱体,内置活塞板与拉杆连接,外置手柄;一个出风口与灶膛连接,通过手拉方式压缩空气,空气通过出风口进入灶膛。
8018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民俗
主要有两种,一种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用来扬米去糠。另一种是铲状器具,用以收运垃圾。
8019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民俗
农家用以计量粮食的器具。升子和斗类似,升子比斗小,每10升为1斗。升子、斗一般采用木头或竹子制成。木制升子和斗为正方台状,上大下小,多由木匠选用上等硬质、耐磨的木料合角斗隼做成。
8020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民俗
民间长期使用的一种口袋。通常用粗棉、毛线手工编织而成。有50厘米宽,1米多长,开口在中央,两端各成一个口袋,口边留有绳扣,可以串连成锁,结实耐用。褡裢挂在肩上,一半在胸膛前,一半在脊背后。多用于出行时携带食物等。
8021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民俗
家庭妇女用来盛缝衣物、碎布、针线等用品的用具,多为圆形,和脸盆差不多大小,一般由芨芨、柳条或竹子等编成。
8022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民俗
同“笸”,一种用来盛放食物的用具,大多由芨芨、柳条或篾条等编成。也有一种称“筛子”可以盛放食品,亦用来捞、拌麦(子)等,制作和箥子相同。
8023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民俗
也叫大车、大轱辘车,农村中常用的载人、载物工具,粗壮、笨重,以牛、马为动力。
8024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民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外地引进,轱辘为汽车的胶皮轮,结实、坚固、耐用、载重量大。
8025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民俗
车轮较小,车上带篷,装饰讲究,套一匹骡或马。多为富人专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