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86 条
2022年
12 条
2023年
274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286 条
文学
36条
建筑
198条
遗址
21条
器物
18条
其他
13条

颗粒列表

共 286 条 9 / 20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2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康多寺又称康多下寺或水磨川寺,藏语称“达尔吉林”,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由杓哇仁波且•罗桑南捷创建,将洛哇寺(亦译作落巴寺)、尖察寺小寺合并为康多寺。隶属禅定寺。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由法台噶居•瞩丹丹增、赛康文布噶居哇•...
12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藏语全称为鲁琼达合仓寺嘎丹彭措林,意为“具喜圆满洲”亦称为录竹寺、大扎寺。位于县境札古录乡境内。早在苯教盛兴时,为朗秀嘉哇洛哲、襄秀旺格嘉沃(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襄秀旺格嘉沃为四川阿坝地区苯教岗勒寺的襄秀道丹巴之后裔)、泽秀敦尼益喜(似指...
12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沙冒寺,藏语全称为“札西曲科尔林”,意为“吉祥法轮洲”。位于县境完冒乡境内。由拉卜楞寺第十八任赤哇热丹加措活佛和第四世嘉木样嘎藏图卜旦嘉措创建。 清嘉庆八年(1803年),阿莽班智达兴建了沙冒普寺(扎西曲丹林)。清嘉庆九年(1804年),贡...
12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安科尔白石崖寺,全名安科尔噶丹扎西香曲林(安科尔具喜吉禅菩提洲),位于卓尼县完冒乡境内,据《阿莽班智达全集》记载,此地原为断行者(译作乞化者。为独居小寺修行的僧人即贡却达木其嘉措)的修行之地。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始建寺院。清康熙四十二...
12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又称康多上寺,藏语称“彭措噶丹林”,位于康多乡境内。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由杓哇仁波且•罗桑南吉创建,相继在恰盖赛哇、佐秀等地的喇嘛和管家以及惹卜•格却扎西等主持,将许多小寺合并,在惹布察道玛地方修建了多玛寺,隶属禅定寺,但禅定寺不派...
126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称噶丹却科林(兜率法轮洲),又称噶丹桑珠林(兜率如意洲),位于扎古录乡境内的雅路村。 清康熙二十一年(1628年)由噶居索南扎西(雅路村周加之子)奉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大臣及多吉扎丹等谕示,在香科洛登地方创建了雅路寺,兴建佛殿,有僧侣十多...
12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藏语称噶丹扎喜桑主林(兜率吉祥如意洲),亦称衮道合林(普觉林),原名叫切巴伍昂寺。位于阿子滩乡雅当村它义那沟。最初由赤钦洛雅还创建了一座小寺,后由切巴•洛桑程烈迁至雅当滩而得名雅当寺。亦为境内一古老的寺院。
12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石门寺,原名道帏贤巴林。明万历二十三年(1606年)由洮砚加麻沟人卢录哲增勒珠创建。位于洮砚乡石门寺村,海拔2450米。寺院坐东向西,偏南30度,占地东西长48.30米,南北49.7米,山门朝西。内有僧舍13间,坐北朝南,均为平房。经堂为歇...
12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原名切巴达尔格寺(彭措达尔吉林),位于卡车乡境内。原寺内有寝宫和弥勒殿,殿内供有高一丈多的弥勒佛一尊。1958年前寺址在卡车村,1958年反封建斗争时,被拆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将却惹静修院、达惹静修院、喀尔钦静修院...
13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藏语称“桑俄合登登朗”,历来称“娘玛”,为境内仅存之信奉莲花生大师的红教寺院。位于完冒乡康木车村。创建于13世纪初,最初寺址据传在卓尼县城境内,后来搬迁到阿子滩包家寺,后又迁到康木车至今。 该寺每年举行四次大的宗教活动,至今未改宗,信奉“红...
13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纳浪寺位于纳浪乡纳浪村正南大族石崖梁上,寺址遗迹中曾有古砖瓦出土,据当地村民提供:寺院原有一卷绸子记载寺志,1958年烧毁,上面记载:寺址曾搬迁在距今村子一里的河东南大族村头。光绪二十五年左右,又迁到河西北的山坡上。后来又搬迁至纳浪古堡南面...
13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遗址
羊化山寺现存遗址在羊化村西南寺沟山上,距羊化村2.5公里。遗址废墟中常岀现古砖瓦残片。据当地村民说,这座寺院年代很久,传说:“先有寺沟寺,后有羊化村。” 羊化村是明初屯军时形成的,据此,这座寺院的创建年代最迟应在元代,按其占地和方位分析,与...
13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尕格目寺位于纳浪乡西尼沟村。据当地村民讲述:这座寺院的祖先是从西藏来的,定居在现在的土桥子地方,在对面山上小地名叫“阿其那”的台地上修建了寺院。后来寺院经历了两次搬迁。僧侣身穿棕色僧衣,黄色系腰,头戴黄色海螺形帽子,足穿黑面,白道子棕色腰子...
13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禾驮寺位于大峪、博峪两沟间的山脊上,距博峪村东南2公里,海拔2875米,创建于元代,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寺廓坐落在一个坐北朝南的山坡上,北枕格日多山,山门正对前面的大当湾山咀。寺址遗迹尚存,城垣赫然,断墙残瓦,满目疮夷。寺址西面有一株油...
13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松鸣岩寺位于今和政县境内。据《安多政教史》载:明洪武二年(1336年),有一猎人在石岩上拓路建寺庙,称怀来寺。杨土司之夫人(俗称杨家老太太)邀请了他,赐予供养此寺的牧民若干户并主管该寺,又在大油灯上刻上文字记载。后来诞生了藏经老爷,在西藏获...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