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082 条
2022年
108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082 条
其他
112条
动物
58条
土地资源
28条
工业产品
12条
景物
1条
植物
43条
民俗
384条
玄学宗教
30条
疾病
33条
矿产
22条
粮食
12条
美食
50条
艺术
32条
药物
1条
蔬菜
1条
谚语
6条

颗粒列表

共 1082 条 21 / 7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01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其他
由牲畜牵引、人工掌控播种的木制农具。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主要由耧斗、耧台、耧管、耧铧组成。
302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其他
山地使用的拉运农具。由于山地坡陡,不能行车,庄稼人就制作拉排代替车辆,运肥、拉田等。用两根长约1.5米、直径20厘米左右,且一头翘起的圆木做底,再用3根1.5米长的衬木将圆木用隼卯平行穿联,做成一个状似龙舟的长方形木排。上面放一个大柳筐,拴...
303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其他
加工面粉的工具。采用山中石料经石匠凿刻而成。石磨根据动力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水磨,用水的冲击力带动;二是畜力磨,用驴骡拉动;三是手推磨,人可以推转。石磨原型分上下扇(或上下盘),中间有轴套合,合面有齿纹,上盘有磨眼,粮食从中流入,磨成粉状,...
304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其他
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等谷物脱壳的石制工具,一般由碾台、碾盘、碾磙和碾架等组成。碾盘中心设竖轴,连碾架,架中装碾磙子,多以人推或畜拉,碾盘和碾磙为石头制成,上面分别由石匠凿刻有规则的纹理,其目的是增加碾制粮食时的摩擦力,通过碾磙子在碾盘上...
305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其他
长期以来,全县马铃薯生产一直采用传统的人工开沟、点种、挖掘、捡拾的耕作方式,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投入高,制约了马铃薯的规模化发展。2002年首次引进马铃薯机械化作业技术,先从定西和省推广总站引进德国产马铃薯双行起垄播种机和国产马铃薯播种机...
306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其他
多年以来,以山丹军马场为代表的油菜机械化收获采取先割晒后拾禾的方式进行,工序多、损耗大,不利于油菜丰产丰收。2011年引进油菜割晒机、油菜联合收割机等油菜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每小时可收获油菜5—8亩,比人工收获提高工效40倍以上,亩节省劳动...
307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其他
2004年,山丹县被农业部确定为“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示范县,引进全方位深松机、铲式深松机、免耕播种机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清泉、位奇、李桥3个乡镇的15个村建立示范点26个,与农户签订保护性耕作技术核心示范面积2万多亩,建设500亩以上连片...
308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其他
2011—2012年,开展垄作沟灌节水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引进垄作沟灌分层施肥播种机8台,在位奇镇和东乐乡建立示范点2个,完成示范面积240亩,全县辐射推广面积8000亩以上。垄作沟灌节水技术作为一项重点农田节水技术,是将传统的平作...
309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其他
传统温室大棚的卷放帘一直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为有效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设施农业的投入产出率,2001年引进日光温室机械化卷帘技术。该技术将电机和卷杆合理配套并组合起来,只需1人8—10分钟可完成卷帘、放帘工序,比人工操作(...
310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其他
2003年,全县示范推广牧草收获机械化技术,引进旋转式单圆盘牧草收割机20台,完成牧草机械化收割面积4500亩。2006—2010年,推广多功能铡草粉碎揉草机、铡草粉碎机、秸秆切碎揉丝机、揉草粉碎机等牧草、秸秆生产加工机具185台,示范推广...
311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其他
1999年引进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技术。该项技术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是改造低产田、提高旱地作物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适应在县境内大面积推广。深松作业后的土地种植小麦、大麦,亩可增产15—20公斤;种植马铃薯亩...
312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其他
2012年以来针对覆膜栽培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项配套技术,主要是通过机械方法将覆膜种植用过的破损地膜在苗期或收获后进行捡拾、收集。主要是对马铃薯、洋葱、地膜油菜等作物不同时期的残膜回收,重点包括膜土分离、降低伤苗率及秋后残膜回收工艺、茎秆处理...
313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粮食
主要杂粮之一,全县均有种植,粮饲兼用,常年种植面积在0.5万亩—2万亩,其生育期较短,需水较少,以山滩旱地、半水地栽培为主,产量一般在250公斤/亩左右。尤其三类地区所产豌豆,炒食品质极佳,深受炒货市场青睐。1989—2000年栽培品种主要...
314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粮食
俗称“大豆”,种植产量较高,一般亩产250—400公斤,可以磨面、炒食,在粮食短缺年代是重要的救济作物。1989—1999年,种植面积较少,主要品种有加拿大321、宁蚕2号、临蚕5号等。2000年后引进青海10号、青海11号等品种,同时开展...
315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粮食
全县均有分布,是一种抗旱耐瘠薄作物,产量较低,栽培极为零星,种植面积较少,常年种植在百亩左右,栽培品种以地方品种为主,有大扁豆、小扁豆之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