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图书馆
甘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甘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764 条
2022年
2764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764 条
传说、奇闻
51条
其他
828条
动物
156条
土地资源
304条
坂;路
3条
姓氏
594条
工业产品
75条
景物
32条
植物
201条
民俗
117条
气候、水文
74条
水果
13条
產品;物產
6条
疾病
98条
矿产
71条
粮食
26条
经济作物、农作物
10条
美食
7条
艺术
40条
药物
15条
蔬菜
25条
諸侯國
9条
货物
2条
路
1条
路;棧道
1条
陂
5条
颗粒列表
共 2764 条
8
/
185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06
平坡向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
类型:
其他
位于山丹县平坡一带,由2条背斜、1条向斜组成。向斜由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组成褶皱主体。褶皱为短轴状,轴部向北西方向延伸。两翼平缓,倾角一般为20°~35°。
107
新坝——皂矾沟向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
类型:
其他
位于榆木山以南至祁连山山前地区,由第四系中更新统、上更新统组成向斜轴部,第四系下更新统及第三系疏勒河组构成向斜两翼。向斜轴走向为北西——南东,两翼基本对称,倾角30°~50°。轴部平缓,向东南方向倾没。
108
龙首山复向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
类型:
其他
位于龙首山地区,其南侧以山前深大断裂为界,北面以山前中、新生界凹陷为界,呈南东——北西向延伸。复向斜由下石炭统的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和中上石炭统的结晶灰岩等组成,两翼陡,倾角60°~75°。
109
金塔南山背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
类型:
其他
位于双井子北11公里,背斜轴部和两翼均系白垩系砖红色沙砾岩和砂质泥岩。背斜轴走向为北东和北东东方向延伸,呈弧形向北西凸出,两翼倾角10°~25°。
110
石板墩向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
类型:
其他
位于高台盐池北15公里,由白垩系砂岩、泥质粉砂岩构成。向斜轴近东西方向延伸,两翼倾角20°~30°。
111
慕少梁向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
类型:
其他
位于慕少梁一带,由白垩系砂岩、粉砂岩组成。向斜呈东西方向延伸,长17公里左右,两翼倾角35°~40°。
112
金润子山背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
类型:
其他
位于金洞子山一带,背斜由前震旦系石英片岩和片麻岩组成,背斜轴呈北西方向延伸,两翼倾角50°~55°。
113
七坝泉向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
类型:
其他
位于七坝泉萤石矿一带,由震旦系石英片岩和石英砂岩组成,向斜轴呈北北东——南南西展布,两翼倾角为60°~70°。
114
龙首山北侧大断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
类型:
其他
龙首山北侧大断裂
115
河西走廊北侧深大断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
类型:
其他
位于河西走廊北侧、龙首山南侧,西起昌马以西。并与阿尔金山北侧深大断裂相连,沿酒泉盆地北侧和龙首山南侧向东延伸,过河西堡向东延伸被腾格里沙漠覆盖,出露全长约550公里。该断裂带在大地构造上是阿拉善台隆和敦煌地轴与走廊过渡带之间的分界线。断裂带...
116
河西走廊南侧深断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
类型:
其他
位于河西走廊南侧的祁连山山前,西起玉门以西并与走廊北侧深大断裂相交,沿走廊南侧向东延伸,经乌鞘岭、毛毛山直至六盘山,全长860公里。断裂带形成于加里东时期,以后历次构造运动均有活动,特别是第四纪时期活动更为强烈,使祁连山急剧上升,河西走廊迅...
117
河西走廊南侧深断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
类型:
其他
位于河西走廊南侧的祁连山山前,西起玉门以西并与走廊北侧深大断裂相交,沿走廊南侧向东延伸,经乌鞘岭、毛毛山直至六盘山,全长860公里。断裂带形成于加里东时期,以后历次构造运动均有活动,特别是第四纪时期活动更为强烈,使祁连山急剧上升,河西走廊迅...
118
北祁连褶皱带肃南褶皱束南侧深断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
类型:
其他
位于走廊南山南侧的黑河、大通河河谷谷地,西起昌马以西向东沿托勒山、大坂山北侧,向东延伸至白银市以南,全长700余公里。该断裂带是祁连中间隆起带与北祁连褶皱带肃南褶皱束分界线,对地壳影响较深,向深部可影响至上地幔,形成于远古代末,以后各次构造...
119
早更新世初期(距今263~222万年之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
类型:
其他
第四纪冰期气候来临,祁连山山区第一次出现冰雪覆盖,走廊平原区气候也变寒冷,并逐渐转为干旱少雨。第三纪时期的湖泊迅速萎缩,并由南向北迁移。第三纪时期喜温暖湿热的植物逐渐消失,遗存有少量耐干旱寒冷的松、云杉和蒿、藜。第三纪时期的三趾马动物群忍受...
120
早更新世早期(距今222~205万年之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
类型:
其他
气候转向温暖湿润。山区冰雪融化,平原区降水增加,湖泊水域范围扩大,喜湿热的阔叶乔木植物增、漆、栎、木樨、桦、榆等有了发展,喜水的草本植物围水泽而分布,全区呈森林草原景观,草原动物鼠兔类开始繁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