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南侧深断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唯一号: 292134020220000117
专题名称: 河西走廊南侧深断裂
文件路径: 2921/01/object/PDF/2921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317.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位于河西走廊南侧的祁连山山前,西起玉门以西并与走廊北侧深大断裂相交,沿走廊南侧向东延伸,经乌鞘岭、毛毛山直至六盘山,全长860公里。断裂带形成于加里东时期,以后历次构造运动均有活动,特别是第四纪时期活动更为强烈,使祁连山急剧上升,河西走廊迅速沉降。断裂带走向为北西,倾向南西,老地层逆冲于新地层之上,断层面倾角70°~80°,近期延断裂带及其两侧有多次地震发生。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