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138 条
2023年
2138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138 条
专题知识
812条
交通
87条
区域
265条
医疗
89条
数据统计
375条
景区
45条
民俗文化
367条
物产
93条

颗粒列表

共 2138 条 142 / 1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116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进山采草药,俗称“打药草”。药草可用来捏酒曲,亦可煎汤药,全身沐浴,驱除疥疮等病害。是日还要暴晒皮袄、毛衣等衣物、衣料,以免虫蛀。此日剪下端阳节戴的百索儿。
2117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亲友互赠月饼。晚间月岀之时在院中摆香案,献月饼、鲜果等祭月,举家团圆赏月。乡间养蜂之家喝蜂汤酒。
2118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七月七(乞巧节)儿童将端午节所戴的百索儿剪断扔在高房上,让喜鹊叼走,意让其搭成天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2119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九月九(重阳节)老人登高赋诗,饮酒赏菊。
2120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十月初一烧寒衣。是日,亦是浪洒日,牛羊放于田地,不受斥责,故谚云“十月初一浪洒呢,打死羊羔儿赔马呢”。
2121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腊月初八(亦为佛教成道节)此日各家妇女早起床,担泉水煮腊八粥,称“抢腊水”,最先抢得腊水者可得好运。腊八粥用大米、粟米等加肉丁、豆腐、粉条、木耳和酸、咸菜做成。旧俗除食用外,还将腊八粥抹在宅门、畜圈门、果树、花木上,祈来年六畜兴旺、果木丰硕...
2122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联姻解放前,本县汉族男子18岁、女16岁左右即成亲。同姓、近亲、异族不婚,“属相”不合者不婚。女子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严守贞操,从一而终。婚礼过程有合婚、发媒、订婚、择吉、聘礼、娶亲等项。合婚,或谓说媒,以男方提亲为多,父母通过侧面了...
2123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出嫁女子出嫁,俗称“打发姑娘”,亲朋、邻里到女家给姑娘送礼,谓之“看添箱”,多属女宾。女方多将嫁妆及礼物陈列,让客人观赏,此为“摆陪房”。女方在宴席上将男方送的大馍切片待客。男方称“娶媳妇”为“娶新妇儿。”嫁娶多在凌晨,以“不娶不去,来三去...
2124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宴席席前,先炒四盘小菜,专门招待送女客拿陪嫁箱钥匙者,谓“讨钥匙”,实际索要开箱钱。从聘礼、姊妹钱、下马乎到开箱钱,多以二十四元数目为全礼,过去银元须二十四个,纸币则须二十四元、二百四十元,后来增到二千四百元。也可减为一半,或增至二倍等。中...
2125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托靠宴席毕,行“靠咐姑娘”仪式,由女家之长者向男方父母、新郎托靠,求其对新妇各方面给予照顾。送女客“靠咐”完毕即告辞。临行时,男方要对送女客中女宾赠送巾、袜或衣料。
2126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其他新婚晚上行“闹洞房”,由新郎的年轻朋友与新婚夫妇戏闹,或文闹、或武闹不一而足,即婚嫁三日无大小。 新妇过门第三日,下厨做“试刀面”。三至七日回门,称“坐停迎”,女婿随往,偷岳父家东西,偷得者称“赞劲”,有本事,岳父可赎回。 穷苦人家酒席...
2127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当今婚俗现时,青年择偶,多由男女双方自主,需征得父母同意。50—60年代机关青年结婚,在单位举行婚礼,取消过去繁琐之礼节,择元旦、国庆或农历吉日设宴庆贺。80年代初,行旅游结婚。80年代后期,旧婚礼渐复,私下索要财礼,甚至索高价,给男方以后...
2128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舟曲丧礼崇尚节俭,主张“厚养薄葬。“要求平日孝顺父母,使其安享天年。老人亡故虽尚节简,但不可草草。父母年事已高,子女则须及早为之置备好棺木、寿衣。舟曲汉族实行土葬,老人活着时做的棺木称“老房”、“寿木”。”老房”一般用松柏材料制做,棺木帮盖...
2129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生子产妇分娩坐月,称月婆子,产儿叫月娃儿。所生男孩叫“主儿家”,女孩叫“客”。意为男的能顶门立户,是家中主人;女孩长大出嫁,像客一样。因旧社会重男轻女封建传统观念影响,多以生子为贵。坐月期间,亲朋中妇女多携礼物,“看月娃儿”。当地习俗多馈赠...
2130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过生日俗称做寿、做生日。生日按农历计时。老人多从50岁开始,逢生辰进行祝贺,尤其是逢十之年,隆重地庆贺生日。贺寿前夜,族内成员前来祝寿,送寿面、佛手、寿桃(用面粉蒸做)、鸡、酒。焚香叩首,向寿星行礼祝寿。其家设酒宴,盛情招待前来祝贺的客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