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138 条
2023年
2138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138 条
专题知识
812条
交通
87条
区域
265条
医疗
89条
数据统计
375条
景区
45条
民俗文化
367条
物产
93条

颗粒列表

共 2138 条 132 / 1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966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马铃舞舞者执一串镶有10多个小铜铃的皮圈,起舞时随乐节拍摇动马铃,男女多以10〜20人转圈摇铃为舞,至狂跳。今铁坝、黑峪、占单等地藏族为普遍流行。
1967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敲打舞围着篝火边唱边跳。
1968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剪纸和刺绣历史悠久。是本县妇女(藏族妇女有的亦兴刺绣)手工艺之一。剪、绣水平以城关地区为代表。女孩从小就练习剪花、绣花,尤其是绣花水平高低是择婿的重要条件之一。过去民谣:“养下儿子会识字,养下女儿会扎花。大姐扎的牡丹花,二姐扎的灵芝草,剩下...
1969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舟曲称绘画、雕刻和彩塑艺人为画匠,擅长此类技术的艺人俗称“某画”。最著名者为“张画”。张画系县内峰迭乡瓜咱城内人,历经清末、民国及新中国三代,50年代中期去世。张画,精通山水、花卉、翎毛及人物,尤以人物为最。且木工娴熟,房屋架落、门窗刻镂、...
1970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景区
仙洞活水俗称“裹肚儿水”,位城北三眼峪桥子梁前半崖山洞中,状如裹肚儿,内蓄水,不流溢。下观,不见其水,须攀登崖半壁,樵、猎人常进内用竹筒或苇杆饮水。
1971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景区
南山笔架位白龙江南岸,壁立千仞,气势突兀,与县城北山隔江相对。主峰及东西二侧峰呈“山”字形,状若笔架,诗人誉为“巨毫难得一空架”,为其地文明象征。
1972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景区
北峰古刹县城北,独峰之上松树成荫,建有翠峰山寺,故得名。
1973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景区
驼岭永障纵贯东城南北的驼岭山,形似驼峰,宛如屏障。城墙蜿蜒峰脊,古柏参天,有七株巨柏,称“七星古柏”,寺庙殿阁群座其顶,晨钟暮鼓,击声悠扬,为之 “驼岭晨钟”。
1974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景区
露骨积雪城北30里,名露骨山,亦名擂鼓山。为县内高峰之一,岩石裸露,草木不生,皑皑积雪覆其上。诗人赞云:“露骨积雪六月天”、“石瘦雪肥露骨横”。
1975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景区
东岩晚照即驼岭夕照,指夕阳西下,城入暮霭,唯城东驼岭山庙宇寺观的绿瓦红墙及古柏林木,被夕阳斜射,景象极为壮观。
1976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景区
通泉沃壤城北三里,峪门口西侧,又名“三眼涌泉”,传说原是“九十九眼泉水”,现崖脚有一巨洞,深约数十米,雨季泉水满盈,汹涌而出,经三眼村穿城而过,城北良田赖以灌溉。泉水清澈透底,清冽甘醇。旱季干枯。
1977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景区
瀑布飞流锁儿头电站上洞口悬崖瀑布。高达200余米,状若千尺白练。解放前民谚云:“峡里水,一股儿线,锁儿头房子稀巴烂。”成为旧社会舟曲人民悲惨生活之写照。
1978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景区
翠峰山县城北5公里,西固八景称北峰古刹。其峰状似一面屏风。峰脊一线通路,南北峭壁悬崖。峰顶巨松古柏参天,重重叠翠,险绝清幽,古寺掩映其间。夕阳斜照,红绿交映。古诗人称其“翠峰映照”。宋时建寺以来,至今香客游人不绝。今被省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
1979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景区
南峪黑水沟位南峪村东南峡谷,距两郎公路约4公里。景地含山、石、林、水、雾(阴、雨天)之景,具有幽深、奇特、险峻、秀丽之特点。东,清水沟小瀑跌宕10多级,阳光照射,异彩纷呈;南,红水沟连瀑呈红色。神仙沟于峭峰之巅,秋夏云雾缭绕。传有修道之人居...
1980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景区
大海沟位拱坝河上游武坪乡西南深山。距两(水)沙(滩)公路及沙滩村约4公里。景地奇峰怪石,林海莽莽、溪瀑清丽,云雾缭绕,茫茫云海与奇峰怪石珠联璧合;山水林雾,相映成趣,构成天然美景。有小道通四川黑河。现插岗林场工段公路已修进山中。此地是舟曲未...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