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395 条
2023年
2395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395 条
专题知识
1287条
交通
17条
区域
70条
医疗
13条
印章
1条
基础设施
41条
姓氏
44条
数据统计
78条
景区
329条
民俗文化
304条
物产
205条
神话、宗教
6条
颗粒列表
共 2395 条
120
/
160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786
黎族腿纹形状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
类型:
民俗文化
腿纹比手纹复杂,分布在围下腿,或股上,两条腿上的花纹图案是对称的。
1787
米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
类型:
民俗文化
米卜,其方法是,先叫病者触摸碗里的米,然后将米拿给“摆奔”(女巫师)查看,由“摆奔”根据米的颜色判断病症;另外一种米卜的方法是,由病者将筷子插在米中,当“摆奔”念到某一鬼名时,米粒围着筷子转动,即可以判断是哪一个鬼在作崇,需要拿什么东西才能...
1788
鸡蛋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
类型:
民俗文化
鸡蛋卜有两种,一种是把蛋掷在地上,或用刀把蛋壳敲破,看蛋白流出的方向来定凶吉,这种蛋卜主要用于出猎前选择上山路线或结婚时迎亲队伍从女家回到男家村口时所做的仪式;另一种是把蛋煮熟,看蛋黄的形状和位置以定凶吉。黎族猎手在进入猎区之前,要先在路口...
1789
衣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
类型:
民俗文化
衣卜,也是美孚黎先民查鬼的一种卜卦。衣服由巫师用一根纱线绑住病者穿过的旧衣服的一角,然后手臂平伸,衣服垂直,巫师一边念咒,一边旋转衣服,当巫师念到某鬼的名字时,就被认为其病人就是某鬼所崇。查到鬼后,还要问病者犯有何罪,需要什么东西祭祀。
1790
篓贝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
类型:
民俗文化
篓贝卜,在美孚黎的先民中使用更为广泛。主要用于请神问鬼,解决疑难问题等。篓贝分阴阳两面,小卦时,巫师口念咒语将两片篓贝合在一起抛下地面,看地上的篓贝是正面还是反面。正面是吉卜,表示吉祥;反面是阴卜,表示凶兆;一正一反为逆卜,也是凶兆。篓贝卜...
1791
鸡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
类型:
民俗文化
鸡卜的方法是杀一只小雄鸡,取其两根股骨,分别插在一根丫形的小树枝上,然后在骨上插上叫Po--ot(黎称Pu--on)的草棘各两枝,根据草棘的倒向来定凶吉。这种卜早在两千年前的古越人中已经很流行,《史记.孝武帝记》中,就有“越巫鸡卜”的记载。...
1792
黎族绞缬印染方法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
类型:
物产
黎族地区那别具一格的绞染技术,这种古代称为“绞缬”的印染方法,早在黎族聚居区已相当盛行,妇女们用自己的灵巧的双手把理好的纱线作经,紧缚其两端于一个3×0.5公尺的木框上,先用青色或褐色的棉线在经线上打绞,随心所欲地结扎出自己喜爱的花纹图案,...
1793
黎族古老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
类型:
民俗文化
“古老舞”这种群众性的广场宗教舞蹈,其表演形式与汉族的“游神赛会”相似,每年春节期间,为了祷告当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由巫师带领群众跳着各种图形变化的舞蹈,他们成群结队村过村,寨过寨地去互相祝贺。
1794
黎族打鹿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
类型:
民俗文化
有戏剧性的“打鹿舞”,主要通过一定的情节或故事,表现出巫师的法力,把附有“鬼魂””的“山马”打死(黎家称鹿为山马)永保全寨人平安。
1795
黎族打鼓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
类型:
民俗文化
巫师作法的“打鼓舞”,舞蹈主要表现巫师作法驱除“恶鬼”,最后战胜了“鬼”,使被鬼害病的人痊愈。
1796
黎族敬祖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
类型:
民俗文化
黎族最古老的《敬祖舞》,其表演形式与所要表现的内容更加说明问题。这种舞蹈一九五一年前在海南岛的保亭、琼中、乐东、白沙等县相邻的一大片地区盛行。时间一般在每年十月秋收以后举行。跳舞时由巫师领头,一般十人或二、三十人不等,男女各半数。男的头上扎...
1797
黎族舂米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
类型:
民俗文化
《舂米舞》是黎家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在海南电力碾米机和打谷机前,黎族吃的大米主要靠舂。舂米从动作到声响,都带有一种古朴的美,反映了黎族过去的生活情景。过去,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你只要走进黎寨,就会看到一群群黎族妇女围在木臼旁舂米,听到从家家...
1798
黎族双刀钱铃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
类型:
民俗文化
“双刀钱铃舞”,是黎族男子汉坚强勇敢,不畏强暴,爬山跨涧,能跑善跳,耍弄刀枪的生活写照。跳舞者,多数是血气方刚的青年猎手,他们身穿传统服装,头缠红巾,一对对手执五寸长的双刀和另一个手执二尺长的钱铃棍,各占一方,随着有节奏的音乐,他们互相格斗...
1799
黎族打柴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
类型:
民俗文化
《打柴舞》是黎族文体综合性的民间舞蹈,黎族称“转涉”,也叫跳竹竿,黎语叫“卡咯”,形式一样,区分仅是“柴”与“竹”。这种舞蹈无论男女老少都感兴趣,只要到了农闲季节或有月色的夜晚,黎寨的男女老少就会借着月光在打谷场或是村寨里空旷的地方摆起柴架...
1800
黎族叶箫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
类型:
民俗文化
“叶箫”是黎家最轻便的乐器之一,它随地可制,随时可吹,黎族姑娘摘下两片树叶往嘴里一含,就能吹出优美动听的曲调,每当她们含情脉脉地与情人相对时就喜欢吹“叶箫”,其情调和姿容是十分迷人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