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279 条
2021年
426 条
2022年
290 条
2023年
1563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279 条
专题知识
608条
交通
41条
其他
177条
动物
127条
区域
14条
数据统计
487条
景区
51条
植物
147条
民俗文化
326条
水果
69条
物产
36条
矿物
54条
粮食
62条
药物
17条
蔬菜
58条
货物
4条
黄牛
1条

颗粒列表

共 2279 条 120 / 152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786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蒙学塾师在旧时的社会地位较低,常受人岐视,有句俗话:“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儿王”。吴道南在福建私访中,得悉当地官绅不但普遍歧视蒙馆塾师,还随意拖欠束修,便决意将歧视蒙学塾师的风气整饬一番。他装扮成算命先生,住在一家旅店里,每天出外算命,乘便私...
1787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浙江南溪的厘卡,是当时江南最有名的一个厘卡。因这里的厘卡官心狠手辣,自订一条“五筒烟官税”的规矩,即货船至此,需在五筒烟功夫内完好税,稍迟一刻,货即没收,故有“走尽天下河,南溪卡难过”之说。 吴道南私访至此,闻此恶规。于是扮一商人,在南溪上...
1788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古时,凡府治、省治所在的沿河岸口,均辟有各地船只停泊的码头,然在明代江西的南昌,唯独没有抚州各县船泊的码头,这是传统的陋习,说是抚州多是女人撑船,不准停靠。那时,抚州各县之船驶抵南昌,总得借码头停泊,倘遇运输繁忙季节或其它原因,常因租借不到...
1789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一天,吴道南私访至建昌府治(今南城县),在大街上遇一花花公子,带领一帮家奴,前呼后拥,用大轿强抢民间一女子。只听民女在轿内大声哭喊呼救,因爪牙人众,如狼似虎,街上群众敢怒而不敢言。吴道南即投宿客栈,访察情况,方知是刘知府的独生子。他倚官仗势...
1790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明末,县城北耆人陈其赤,幼时父母常教他要尊敬神祗,切不可在神前轻举妄动,而他却泰然漠之。他去私塾就读,必须途经社令庙前。某日雨天,一阵狂风,将其雨伞揭破。陈心中不乐,以为社令菩萨故意作祟。遂走进庙内,手指社令塑像,骂道:“你这邪神恶魔,竟在...
1791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嘉庆间,蓝溪人廖应麒,举人出身,在四川省任知县,后升江北同知,勤政爱民。署青神知县时,有兄弟二人,因争财产互讼,数年不休。适应麒弟来川省兄,麒设宴为弟洗尘,特邀互讼的兄弟二人入席作陪。讼者见应麒兄弟友爱情深,深感愧疚,便各自退让息讼,和好...
1792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嘉庆间,县人刘庆麟,进士出身,任直隶盐山知县时,凡百姓呈诉的文牒,必亲自批阅。该驳斥的,当即驳斥,可劝止的,随即劝止,将是非曲直亲向当事人详细解说。有时把原告所提的事由,通知被告答辩。他的寓所在县署西边的一间小屋,开有壁窗,室外短墙,高不...
1793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县城东郊二公里的尧家附近,原有一高、广数米的土丘,丘上建有凉亭1幢,拱顶飞檐,描龙画凤,中设石桌石墩,周有石栏座椅,为过往行人或郊游者喜临歇息之所,名叫“飞仙亭”。 相传亭名、村名的由来,始于南宋嘉定中,闽人白玉蟾的故事。 一日,白玉蟾云...
1794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元泰定间,县西郊潭陂桥普安寺内,有一住僧普无外,能掐善算,预知人间休咎祸福,惟不直告,以为“天机不可泄漏”,仅作隐语一天,普无外和尚上街化缘,如疯如狂,口中叨念:“一个人、两只眼”。人们以为和尚疯了,不予理睬。过了几天,他又拿一个破盘子到街...
1795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明永乐年间,许坊乡猪山村有一位百岁老人,名叫黄克器,一生务农,身强力健,90多岁尚能劳动。百岁生日时,知县召见他,问其四件事:“什么最甜?什么最苦?什么最深?什么最浅?”克器回答:“蜂蜜最甜、黄连最苦、大海最深、灯盏最浅。”知县摇摇头,谓他...
1796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响石村位于相山北麓3公里处。因村后山上屹立有一块大麻石,高2.2米,长4米,宽3.6米,整个石块分上下两层,中间有一条分明可见的痕迹,石块上大下小形似陀螺,顶面似鼓,中心有一碗口大的面积,颜色稍白。如用硬器敲击,便会发出宛如鼓响之声,故该村...
1797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相传,马鞍乡的汤溪村原名九龙坪,是一块干旱贫瘠之地,时常水贵如油,耕时维艰,稻菽歉收,百姓苦于饥荒。有一年夏旱,烈日当空,禾苗焦枯,农民都到很远的溪涧去挑水溉田。某日正午,一农妇背负婴儿,手携茶饭,给在田间的丈夫送食路过小山边,适遇一白发老...
1798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传说相山在很早以前,是一座光秃秃的黄土山,周围的土地,因为水源缺乏,农田歉收,农民生活十分艰苦。 有一年大旱,相山周围的草木和禾苗焦枯,农田龟裂,水贵如油。直至农历10月,旱情日甚,村民因灾情严重,纷纷烧香拜佛,延请僧道诵经建醮,祈求苍天赐...
1799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代县人陈常,绰号妹仔相公。家资巨富,奴仆成群。科考屡试不第,用金钱捐得一名秀才,炫耀乡里,过着养尊处优,锦衣美食的豪绅生活。某夏日中午,陈在房里睡眠正甜,家仆送参汤至,不慎将参汤泼掉。家仆吓得手足无措,慌乱中情急智生,于是将开水兑入参渣内...
1800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光绪间,,距县城二三公里之遥,宝水河畔,有一地藏寺。寺内香火鼎盛,颇具规模,有僧众五六十人,寺内住持与沙堤乡廖洲村人廖九大人契交友善,廖每往返县城,路过该寺,常入寺与长老同吃同住,交游甚密。 某日傍晚,廖由县城返家,顺便入寺看望长老。因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