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144 条
2021年
25 条
2022年
86 条
2023年
2033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144 条
专题知识
881条
交通
149条
其他
76条
区域
101条
医疗
61条
基础设施
104条
姓氏
59条
数据统计
218条
景区
225条
植物
2条
民俗
2条
民俗文化
218条
水果
1条
物产
17条
粮食
1条
艺术
7条
药物
8条
货物
1条

颗粒列表

共 2144 条 88 / 1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306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古代称天贶节,莆俗是日为土地公诞辰。土地公称福德正神,凡田头、里巷、店铺、人家皆有奉祀。在元妙观山门外的土地公塑像穿的是黄袍。水淈头(古谯楼前)土地公生排筵做戏一连好多天,因其辖管的是城内黄金地段商业主街,做谚语有“水淈头土地公赛过西天尾上...
1307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这天人们要大吃补品进补。闽南等地是补冬(冬至日),兴化人是补暑(大署日)。补品主要是荔枝、羊肉和酒。莆田荔枝在大暑节成熟,莆谚“大暑后荔枝比人参还贵”,说的是它的补养功能。 兴化流行市上卖的是山羊肉,制法与各地不同,是于前一天下午杀羊去毛...
1308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六月十九日观音诞辰。家庭多有奉祀,妇女们皆就家里厅堂备素斋庆祝,或参加寺院佛堂庆祝。下井观音佛堂还连日演戏。观音佛生一年有3天(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而六月十九日为正日。
1309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古为“乞巧节”。莆城在这一天晚上,各户妇女都在街道旁或小巷家门口摆一小方桌,把她们平时的刺绣和针织品如枕套、兜肚、蚊帐帘等摆在桌上,供人观赏、互相品评、学习,称为“乞巧”。莆俗七月初七日例吃新收黄豆加糖炒熟的“炒豆”。遇有亲戚新丧的,亦例必...
1310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鬼节。宋代已有“十三夜迎节,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十六日送节”的风俗记载。自初九日起,家家户户均以粳米舂碎、筛细、加白糖、薄荷制作“薄荷糕”,以糯米七成渗合粳米三成磨细、加硷水制成“金粿”,作为祭奠祖先的祭品。十三日各...
1311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七月廿九日传为佛教的地藏王菩萨诞辰。是日黄昏,人家于大门外摆“孤盘”祭奠“白子公”,烧纸钱施香。按:说文有“白”字,注云“鬼头也”,莆俗把此字念如“佛”,意即为鬼。“孤盘”是用四块方木盘,于其四个角落分别放生豆腐片4块、兴化米粉(开水烫一下...
1312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城内英龙街的英惠社每年自八月初一至十五日止,逢单日晚上到社来求“圣公卦”的络绎不绝,此俗宋代已有,至今不衰。社为唐代的延福祠,宋绍兴间(1131~1162年)赐额“英惠”,乾道六年(1170年)封其神号善应侯,晋封孚惠迪德圣王,人们称为“圣...
1313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备酒宴赏月,大多数人家则吃芋头煮兴化米粉,称为“吃秋”。商铺多有办酒请店夥、同业聚会,也有互送食品为礼的,礼品为秋饼(小月饼)、栗子、白果等。在塾学生中秋节也有送给先生节仪之例。许多手工业铺的夥友们,吃秋之后次晚即开始...
1314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向来老例,每年九月初一日至初三日3天学塾停课。凡家塾聘请坐馆的教师全年“修金”(工资)均结算至八月底止。该塾如要续聘或另聘,或教师自己要他就,均可自由。初四日起为新学年开始。
1315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初九日古称重阳节,也称登高节,有登高会饮之俗。自唐、宋以来莆田士大夫就有此俗,见于各家诗文集中。其地点多在城附近名胜处。 莆田重阳节也是祭扫祖先坟墓的习俗,一年中扫坟有3个季节,即清明、重阳、冬至。清明节恰是春天雨季,一般人都选择秋冬季节...
1316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里社的社公诞日各社不尽相同,但都在九月内。演戏做醮,祭品有用全猪的,而且各家办供,互相攀比。此遗俗实为古代秋社之遗风,中州八月秋收之后举行秋社报赛仪式,村人老少会饮为乐。莆田九月晚稻晚未收割,社公生可热闹非常。
1317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油〓”为俗称,古代叫“饧”。莆田制法是用糯米磨浆后,以布压去水分,包上绿豆和红糖的馅,做成径3公分大的饼,入花生油锅炸熟。俗谚“十月初一日吃‘油〓’则腰不会疼”。城中各大姓宗祠,是日皆有“荐饧”之祭,祭余分给到本祠子姓。
1318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七月廿九日晚黄昏人家办“孤盘”。各处三教祠是日皆举行盂兰盆会,普度幽魂。
1319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冬至前夜称“冬至瞑”。是晚合家男女老幼要聚集一堂“搓丸”。把预备好用糯米舂成的荠粉,加开水揉成一大块,放上大竹篾笠当中,全家人围坐其旁,把它搓捏成弹丸状,厅堂上灯烛通明,含有合家团圆的意思。次晨天亮,主妇下厨烧开水,把昨晚搓好的丸子放入大锅...
1320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腊月为一年之终,旧时城内店家在一切交易上也都视它为一个期限。俗例凡买卖或典赎不动产事未清了的,俱要在初五日交割清楚。故这一天里,当牙人(中人)的都忙得不亦乐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