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144 条
2021年
25 条
2022年
86 条
2023年
2033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144 条
专题知识
881条
交通
149条
传说、奇闻
13条
其他
76条
区域
101条
医疗
61条
基础设施
104条
姓氏
59条
数据统计
218条
景区
225条
植物
2条
民俗
2条
民俗文化
218条
水果
1条
物产
17条
粮食
1条
艺术
7条
药物
8条
货物
1条
颗粒列表
共 2144 条
62
/
1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916
俚歌和梆鼓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俚歌是民歌的一种,广泛流行于涵江境内。新中国成立前,当夕阳西坠时或月明之夜,每见盲翁或盲妇在街头巷尾唱俚歌讨饭吃,俗称乞食诗。俚歌主题有《四季歌》、《十二支白扇》、《十月景》、《二十四景》等,歌词简练,富有韵味,每段七字一句,四句合辙。段数...
917
摇钱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摇钱树也叫喊钱树,似顺口溜,纯属语言艺术,光念不唱,无曲调。其结构特点是:一般为5字一句,4句一段。每段头两句必须是五字词,首句“钱树摇××”“摇哗哗”、“摇旺旺”、“摇弯弯”等,用作起韵,可与下面的辞意不相关联,每唱一句就要喊一声“好啊!...
918
走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折子戏精彩片段,如《大哥开水》、《有心无意》、《胭脂铺》等,好些走唱曲目在莆仙戏曲中已消失,但因其唱段优美成为走唱保留节目,久唱不衰,深受群众喜爱。三、四十年前,这种古老艺术形式就已日渐消沉,现在基本失传。
919
九莲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九莲唱是由民间法事活动中的九莲道场(俗叫“拜忏”、“穿九莲”)的宗教音乐演变出来的新曲艺之一。50年代中期,涵江文艺工作者把它改造、创新,定名为九莲唱。首编新曲目《气死了美国大老板》参加福建省第一届曲艺调演,引起文艺界和专家的兴趣。1962...
920
涵江区霍乱防疫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
类型:
医疗
俗称“凹螺瘟”或“吐泻症”。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秋,境内一戏班去莆田县南日岛演出时,染上霍乱病死亡10多人。其尸体埋在涵江哆头乌菜港,引起当地霍乱大流行,死亡数百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境内的镇前、哆头、新港和塘头等村发生霍...
921
涵江区鼠疫防疫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
类型:
医疗
俗称“老鼠瘟”、“浮瘤症”。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鼠瘟从香港经海路传入厦门、泉州、仙游和莆田,而后蔓延到涵江的塘头和哆头等地,次年境内疫情暴发,仅涵江一家箩篾店30位店员,染病死亡竟达18人。光绪二十八年,哆头村发生腺鼠疫和肺鼠...
922
涵江区天花防疫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
类型:
医疗
俗称“出珠”,在境内流行历史很长。民国3年(1914年)始,牛痘疫苗由外地传入境内,奈数量不多,仅能供应城区有钱人家接种。直至民国38年止,天花几乎每年都有发生过。1951年,涵江防疫委员会采用补种和复种方法,逐渐普及牛痘疫苗的接种工作,使...
923
涵江区流行性乙型脑炎防疫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
类型:
医疗
俗称“乙型脑炎”(简称“乙脑”)。50年代初始有病例报告,之后持续流行。1966~1971年流行达到高峰,发病率32~41/10万,病死率10~20%。该病多发生于少年儿童中,10岁以下儿童占发病率80%以上。该病每年从5月份开始流行,6月...
924
涵江区伤寒防疫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
类型:
医疗
俗称“肠热病”。民国时期为境内常见病和多发病。民国16年(1927年),涵江伤寒大流行,患者居多并发肠穿孔或腹膜炎,死亡率高达80%。新中国成立后,境内逐年普种伤寒、副伤寒菌苗,使用特效药品氯霉素,死亡率明显下降。1990年,境内伤寒基本灭...
925
涵江区回归热防疫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
类型:
医疗
民国22年,涵江监狱暴发回归热,发病率达18%以上。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防治措施,取得显著成绩。50年代中叶后,境内无病例发生。
926
涵江区钩端螺旋体病防疫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
类型:
医疗
简称“钩体病”。1964年,涵江医院从可疑“乙脑”病人血清中,分离出11例爪哇型钩体病毒。1971~1974年,境内政府在苍林大队开展钩体病调查,证实有钩体病流行,但未酿成疫情。1975年以后,涵江未发生此种疾病。
927
涵江区痢疾防疫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
类型:
医疗
1950~1977年,境内发病率均在55/10万左右。1980年,发病率增加到115/10万。之后,卫生部门在健康人群查源和市场食品采检中,常发现有带菌实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境内痢疾发病率逐年减少。1994年发病率为8/10万。
928
涵江区病毒性肝炎防疫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
类型:
医疗
1958年始把该病列入传染病报告。1979年,境内发病率达170/10万。1987年,开始使用“乙肝”疫苗,仅作用于阻断母婴传播。1993年12月,全区对4岁以下儿童注射疫苗,其中注射“乙肝”疫苗967人、“甲肝”疫苗600人。至1994年...
929
涵江区麻疹防疫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
类型:
医疗
1951~1969年,境内共发生麻疹病例510例。是时患者多用中草药治疗。1970年起,对易感儿童进行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注射。1980年列入计划免疫。1986年,全区麻疹疫苗注射率达98.95%,超过省定指标。1987~1993年,发病率控...
930
涵江区脊髓灰质炎防疫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
类型:
医疗
1955年,境内首次发现该病例。1962年,给6个月龄至7周岁易感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液体活疫苗,效果颇佳。1984年,区、乡、村三级卫生网形成,不断加强防治工作。1986年,全区小麻糖丸口服率达97.65%。1993年,对4岁以下儿童强化小...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