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47 条
2023年
147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47 条
专题知识
90条
景区
1条
民俗文化
56条

颗粒列表

共 147 条 10 / 10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36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专题知识
金花笺是一种有金银花纹图案的笺纸,销金笺、金凤纸、银花纸、金银纸等均属金花笺,是官宦人家作书写官诰,书画装饰,极尽豪华,富丽堂皇之能事,以显尊贵。 金花笺制法:《蕉窗九录》载:“用云母粉同苍术、生姜、甘草煮一日,布色揉洗,又用绢色揉洗,愈...
137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专题知识
以云母装饰纸面,叫云母笺。云母笺的制造方法:《蕉窗九录》载:“把各式云母碎片和其他原料涂于所刻之图纹板上,反印于各种色纸,则云母笺成矣”。 云母笺是作为尊贵的书画及装饰品用。
138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专题知识
唐时为了显示皇家的尊贵,用金泥涂于彩笔面上,作成喜帖,以报喜信用。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喜信中说:“新进士及弟,以泥金书帖子,附于家信中,至乡曲亲戚,倒以声音相庆,谓之喜信”。这风俗一直传到现在,每逢喜事张帖金囍字,以示庆贺。
139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专题知识
清高宗乾隆帝本人,精通书诗,又善书法,挥毫御题,随处可见,故他对于名纸的爱好和讲求之甚,不言而喻。他命令宫廷纸厂研究仿制南唐名纸——澄心堂纸,并派员监造。以桑皮为原料,由他提供的纸样作为标准,尺寸厚薄及纸色光度,不能与原样相差,要求严格。工...
140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专题知识
乾隆时宫廷纸厂又奉命研究仿制宋代有名的金粟藏经笺,乾隆很重视,亲到造纸工厂督促,从配料到抄纸、拖染黄色、上蜡打磨等各项加工操作,不惜工本,仿古精制。所制成的藏经纸,甚为精美,经过检验,合格者都在纸角盖上“乾隆年仿金粟山藏经笺”十个朱红印记。...
141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专题知识
清宫纸厂先后仿制明代官纸厂在宣德年间所制的各种名贵宫笺,如金龙纹笺、洒金五色花笺、梅花玉版笺等,比明代宫笺更为古雅、坚致。据《西清笔记》载:“内宫藏明代香笺甚多,今则尚沿用其旧,亦宋人蜡笺遗意,而坚致过之。上(即乾隆)命造梅花玉版笺,云龙纹...
142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专题知识
康熙时宫中纸厂曾仿西方用铜丝帘抄造有暗花水印罗纹纸,称为“康熙大罗纹纸”;但可能由于中国工人习惯使用竹帘,不善于使用铜丝帘,不久就停用了,所造出的数量不多,鲜为世人所知。据徐子晋《前尘梦影录》载:“老友陈伯君大会,曾觅得康熙年间阔帘罗纹纸数...
143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专题知识
清宫纸厂在乾隆时制成一种水印纸,称为“乾隆水印纸”,亦属稀有之佳品,据唐鲁孙著《北京琉璃厂南纸店笔墨庄》书中谈到加工纸时称:“……乾隆纸之水印,纸正中有一尺大小水印暗纹,中心一八卦符号之乾卦如‘三’字形,围以团龙,纸质细润洁白。由此可知清初...
144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专题知识
毛边纸的规格,长宽为37×22寸,每刀195张,每件6.5刀,重约45斤,所以又有“六五毛边”之称。稍厚者每件4.5~5刀,就是加重毛边或称“重边”。重边就是明代的奏本纸,色淡坚厚而细洁,是此纸类之佳品。其次是官堆纸,江西石塘镇、观星岭所产...
145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专题知识
毛鹿(毛六)纸较毛边稍厚,价亦较廉,销路很广,作毛边纸代用品,主要产地为福建、江西、浙江等省,较小的毛鹿纸尺寸为32×20寸,每件12刀,每刀155张。
146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专题知识
毛泰纸,即明代的扣纸,向为福建特产。其特点为纸色稍深,带黄褐色,薄滑坚挺,不易脆裂或虫蛀,手工竹纸能达到这样水平,实不多见。扣纸的前身是京纸,这是从质地松厚的印书纸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福建将乐县的义中、杨家山等地所产的京纸,光薄坚韧,历久不蛀...
147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专题知识
表芯纸的规格,一般为18×14寸,每件72刀,每刀36张,销路很大。福州的罗源,福宁府的宁德等地大量生产一种海纸,又称竹烧纸,以输出海外而得名,实际就是表芯纸类,每件3340张,重20斤。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