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泰纸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唯一号: 110134020230000146
专题名称: 毛泰纸
文件路径: 1101/01/object/PDF/110110020230000011/001
起始页: 0235.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毛泰纸,即明代的扣纸,向为福建特产。其特点为纸色稍深,带黄褐色,薄滑坚挺,不易脆裂或虫蛀,手工竹纸能达到这样水平,实不多见。扣纸的前身是京纸,这是从质地松厚的印书纸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福建将乐县的义中、杨家山等地所产的京纸,光薄坚韧,历久不蛀,久已有名,但尺寸狭小,长17寸,宽9寸,所以清初朱彝尊有:“将乐槽苦小”的诗句。其最薄者名薄京,稍厚者名割长,再厚者名顶标,后来将纸的尺寸放大了才称为“扣纸”。清代时福建的建安、建阳,印书业仍盛,用廉价的书纸印书,纸的质量当然不是上乘,能以廉价取胜,适应大众要求。只有将乐的“青丝扣”和永安的“西庄扣”,纸质细洁坚韧,是扣纸中的上品,仍保持了以前京纸的标准。这些优质扣纸打捆成件后,另用竹篓包装,所以又称为“篓洁”或“薄洁纸”成为优质扣纸的代名词。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