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029 条
2022年
2029 条

人物时代

全部
2029 条
西周
1条
东周
5条
西汉
5条
东汉
8条
三国
10条
南朝
1条
唐朝
26条
北宋
2条
南宋
10条
34条
35条
民国
6条
近现代
170条
不详
1537条
汉代
4条
秦代
4条
当代
1条
宋朝
2条
后汉
1条
明代
24条
元代
22条
清代
83条
明朝
2条
元朝
1条
明末
1条
晋代
1条
宋代
2条
唐代
22条
战国
1条

颗粒列表

共 2029 条 17 / 136
241
知识出处: 傣族篇 | 时代: 不详
194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九支队滇越武工队。1961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中国民族史,傣族史副博士研究生。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原负责人、调研员、副研究员,云南民族学会学术委员,云南民族学会傣学会理事、顾...
242
知识出处: 傣族篇 | 时代: 不详
他和几位同志一起,以进行了艰苦的《档哈雅》的翻译整理工作,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翻译整理,药书处方中涉及到的植物药,温源凯请赤脚医生把食物标本采来,然后进行鉴定等,1984年10月一日,《档哈雅》的翻译,整理和研究工作基本结束,1986年3月,...
243
知识出处: 傣族篇 | 时代: 不详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工作,来到西双版纳。1953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后,先后在勐海县文化馆、州文化馆、州委宣传部、州文化局等单位工作,后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工作,副研究员。历任教师、文化馆馆长、赞哈协会秘书长、云南省社会科学...
244
知识出处: 傣族篇 | 时代: 不详
1975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分配至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民族部从事傣语翻译和播音工作,于1979年考入云南民族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傣泰语语言研究学者刀世勋和巫凌云两位先生。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副主任、主任(1...
245
知识出处: 傣族篇 | 时代: 不详
云南省傣学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曾任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委员会委员,民族文化学院党委委员;入选《云南省社会科学人才名录》。获国家教委“中泰政府互换奖学金”“云南省地方公派奖学金”,泰国大学教育委员会“泰国和周边国家教师、学生学术交流奖...
246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 时代: 不详
从滇西南边陲永德县小勐统大寨,走出来的第一个布朗族研究员穆文春,他时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云南省布朗族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被布朗族同胞,称为我们的民族研究专家。
247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 时代: 不详
永德县政协委员,县人民代表,著名草药医生陈其荣。他家的两幢平顶房,三幢旧瓦房,还有用石棉瓦搭建起来的五间偏厦里,住满了来自远近山寨的佤,布朗傣,汗等民族的100多号患者,还有境外远道而来的缅甸,泰国的病号,据陈医生介绍,近10年来,每年都有...
248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 时代: 不详
杨正荣1954年10月出生在永德,从沧源阿佤山边防大队退休,回到老家永德县南木丘布朗山寨,12年了依然恋恋不忘,在佤山边关一干36年的艰苦往事,依然眷恋,在边防一线并肩战斗的战友情,依然怀念于阿佤兄弟接下的雨水情。
249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 时代: 不详
李先荣是保山市施甸县布朗族艺人,会唱所有的布朗族山歌,打歌调子,且边唱边吹边弹,还能在打歌时吹奏全套调子,是通晓布朗族民俗风情的行家。
250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 时代: 不详
1963年1月23日,出生在四维大山谷中的松林上寨。杨如明是永德县布朗人,当年,曾在崂山前线自卫反击战中,献出一条腿的国家一等伤残军人,自打走出医院那一天起,从来没有躺下来,清闲下来,满足于享受国家抚养的现成待遇,而是自立自强,用自己剩下的...
251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 时代: 不详
玉香1963年5月出生在布朗山的一个小村庄,1980年走出大山,从布朗山附中,考入西双版纳州卫生学校医事班,通过四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1984年8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布朗山卫生院工作。1985年2月,她被派到勐海县人民医院妇...
252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 时代: 不详
阿锁怀是保山市施甸县布朗族,从小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会了祭祀,丧葬婚俗及盖新房等很多民间礼仪,阿锁怀在15岁时就开始了,对礼仪活动程序的学习,曾在龙潭村向布朗族主事朱学成学习,后拜朱学成、张国达为师。阿锁怀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主...
253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 时代: 不详
凤庆县志载孟寅,生卒年月不详,孟寅于明嘉靖至万历,初席任顺宁土知府职。任职期间重要事情:万历初在城内建聚书楼,凤庆城东北乐平山开凿,纂修一卷顺宁府志,在琼英洞口石壁上题写,琼英洞天四个大字。
254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 时代: 不详
杨振发从滇西南永德县大山深处的祜伟小学走出大山,创办学校,教书育人,一干整整36年,教出了9批300多名布朗族学生,72岁的他可谓桃李满山寨。小布朗是1986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给永德县祜伟小学布朗族教师杨振发起的雅名。李鹏总理亲自...
255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 时代: 不详
杨双秀布朗族,生于1916年1月,永德县小勐统镇小勐统办事处大寨人,1950年3月,为实现边疆各民族的彻底解放,边纵七支队三十一团,和接管政权工作队,在杨西奎和王峰率领下驻于小勐统,政工人员巡回在附近村寨,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解放军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