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3800 条 11 / 254
151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其他
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它同彝语、哈尼语、傈僳语、拉祜语、基诺语和卡卓语(云南蒙古族语言)比较接近,属同一个语支。这里仅从纳西语同彝语或彝语支在语音、词汇和语法诸方面的比较结果,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
152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其他
总的来说,纳西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虽然纳西语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变化极少。如纳西语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从古代沿用到今天,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在古今纳西语和东西方言之间始终保持了极大的传承性和一致...
153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其他
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语法方面的差异较小。
154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其他
纳西语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帮助纳西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纳西拼音文字。
155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其他
从纳西族原有文字的使用情况来说,东巴文、哥巴文和阮可文主要在宗教活动中使用,玛萨文则只在很少一部分纳西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使用。但这几种文字的共同缺陷是字形原始,使用面窄,也不能准确表达现代纳西语的实际,不论哪种文字都不具备发展成为全民族共同...
156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其他
纳西达巴文的使用者是摩梭人。摩梭人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川滇交界的盐源、宁蒗等地,信仰达巴教,讲纳西东部方言。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摩梭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但研究表明,摩梭人在历史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一一达巴文。
157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其他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对已经刊布的达巴文进行整理,共整理出 76 个达巴文(含异体字),记录 37 个词(去除异体字后 37 字)。
158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其他
纳西族原有四种文字,即东巴文、哥巴文、阮可文和玛萨文。其中东巴文和哥巴文在保存民族历史文化方面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文化遗产之一。阮可文和玛萨文则是东巴文的变体,不仅字数少,而且使用范围也不广。上述文字的共同特点是...
159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其他
纳西族,族源古羌,属牦牛羌种,史称“麽些”,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民族。约在唐武德年问,迁至今天的云南丽江地区而定居。在此之前,纳西先民就有一套完整的传统宗教文化,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传统宗教,一直发展延续到 20 世纪 50...
160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其他
东巴文的语言特色分以下几章介绍:(一)象形文字的活化石、(二)表达形式的多样化、(三)书面语、口头语相结合、(四)与自然相结合。
161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其他
东巴经是东巴祭司用于仪式上的书,这种书,目前国内外收藏有两万余卷,除了重本,有 1000 种左右。东巴经全是手写本,用东巴自制的竹笔和松烟墨。
162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其他
纳西族的东巴教被科学所发现,并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事。据学者研究,西人德拉库配里于 1885年发表了《西藏境内及周围的文字起源》的文章,涉及纳西东巴文。其后法国学者巴克,于 1913 年发表《麽些研究》的专...
163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其他
东巴象形文字的应用十分广泛。长期以来,经纳西族宗教人士——东巴经师们一代又一代的学习和传承、补充、发展,东巴象形文字从最初的几十个简单的字,发展成后来的 1000 多个复杂字,不但能运用自如,而且越来越具备较高的书写功能和艺术水平,其应用范...
164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其他
纳西族四种文字之间是存在一定关联的,尽管这种关联并不是在各文字间都存在联系,但作为同一民族的四种文字,这种关联更具有普遍与独特的价值。本节将从分布区域的角度,对纳西四种文字进行重新审视。
165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其他
20世纪50年代,中央政府为贯彻实施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和政策,保障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为了满足少数民族的实际需求,根据“自择自愿”的原则,在大规模的语言调查的基础上,帮助10个民族创制了十几种拼音文字。20世纪80年代和9...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