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云南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音频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3800 条
2022年
3800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3800 条
B 哲学、宗教
125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43条
D 政治、法律
59条
E 军事
22条
F 经济
60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304条
H 语言、文字
227条
I 文学
450条
J 艺术
393条
K 历史、地理
1950条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10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2条
Q 生物科学
1条
R 医药、卫生
33条
S 农业科学
13条
T 工业技术
90条
V 航空、航天
5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4条
Z 综合性图书
7条
颗粒列表
共 3800 条
103
/
25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1531
名胜古迹:第三集 怒江自然景观类旅游景点介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怒族篇
|
类型:
其他
怒江州是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神秘大峡谷、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于一身的三顶桂冠拥有者。说怒江的 “三江并流”风景奇观,需要大笔触地扫描,“撮万物于笔端”,展示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大观,给人以鲜活的原生态的美感。
1532
名胜古迹:第四集 独龙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怒族篇
|
类型:
其他
独龙江为“伊洛瓦底江水系,恩梅开江上源。在云南省西北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古称俅江、㑋江。俅人即独龙族。因该河流经独龙族居住区,1954年改用该族自称命名。源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南部。入云南后,称克劳洛河;在斯任附近汇合麻必洛河后,始称...
1533
名胜古迹:第五集 怒族特色民居的搭建及意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怒族篇
|
类型:
其他
怒族民居是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发展的综合水平,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特色。生活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大峡谷中的怒族,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建造了适应气候和地形特...
1534
名胜古迹:第六集 怒族民居的内部结构及影响因...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怒族篇
|
类型:
其他
房屋最主要的功能是满足人居住、活动的需要。怒族传统民居因建筑式样不同,房屋分工也有差异。不论是一家一户的单体式建筑,还是形成群落的房屋群,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功能。
1535
名胜古迹:第七集 怒族古道、古驿站开辟的意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怒族篇
|
类型:
其他
古道雄关奇观,怒江地区古代交通,包括古道、古桥、古渡口、古关隘,是了解怒江历史上的经济发展、物资交流、人民生活、历代作为、民风民俗的重要窗口。考察怒江地区古道雄关,具有重要意义。
1536
名胜古迹:第八集 怒江山脉及河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怒族篇
|
类型:
其他
“三江并流”地区处于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地带,位于横断山系的中段,它西与青藏高原毗邻,北与亚洲腹地相连,南与中缅半岛的南亚和东南亚连接,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不同生物地理界的交汇处,世界自然基金会将滇西北地区列为该组织划定的“五...
1537
名胜古迹:第九集 怒族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怒族篇
|
类型:
其他
在我国西南边疆众多的少数民族中,这种干栏式建筑又首推傣族民居,而最传统、最古老的又当推怒族等民族的民居——千脚落地。千脚落地这种千栏式的建筑方法,不仅展示了怒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同时也体现了怒族人民顽强的生命力和追求与大自然和谐的生活本领。
1538
名胜古迹:第十集 怒族的建筑类型与风格特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怒族篇
|
类型:
其他
园林是融建筑、山水、花木等协调组合成的综合建筑群。在中外,园林建筑均被誉为“凝固的音乐”和“活的山水画卷”,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人们面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怒族居住城镇规划和建设都发展很快,许多个城镇已有了比较像样的公园。怒族居住地...
1539
名胜古迹:第十一集 怒族的建筑类型与风格特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怒族篇
|
类型:
其他
在经过几千年与大自然抗争后,怒族民居也有发展并逐渐地形成了不但适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而又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民居建筑。
1540
名胜古迹:第十二集 怒族的考古发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怒族篇
|
类型:
其他
在怒族聚居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有:磨光石斧、石刀、 石锄、石锥、石锛,这些遗物的发现地点在怒族人居住的福贡木古甲、原碧江的甲加、罗宜益、孔同、老姆登等村寨。值得注意的是,1957年在木古甲一带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物中,还伴有两把铜斧,铜斧...
1541
名胜古迹:第十三集 怒族历史遗迹(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怒族篇
|
类型:
其他
登埂土司衙署遗址,清雍正八年(1730年)始建于泸水县片马大坝地河村,后迁建于泸水县鲁掌镇登埂村,海拔943米。盤西朝东,土木结构,建筑面积873平方米。现仅存残墙、台基及两个石狮。
1542
名胜古迹:第十四集 怒族历史遗迹(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怒族篇
|
类型:
其他
云南许多地区的历史大多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谱写的。 1938年贾兰坡先生首次在云南文山丘北的黑箐龙洞发现旧石器,使得云南有了旧石器时代历史。1965年5月1日,元谋人的发现,使得云南成为中国最早的早期人类策源地。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活动遗...
1543
名胜古迹:第十五集 怒族历史遗迹(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怒族篇
|
类型:
其他
1956-1958年,云南民族调查组在怒江的怒族村寨周围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主要分布于福贡县的木古甲村,碧江县的甲加(现架究)、罗宜益及老母登等地,遗物计有磨光石刀(穿孔)、有柄磨光石斧、石锄、石锛、石锥,石镞...
1544
民族人物:第一集 农业人才——关英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怒族篇
|
类型:
其他
关英志是怒江州福贡县的一名怒族干部,在党的阳光雨露滋润下,20世纪70年代初参加了工作,走上了从事农业科技良种培育和推广的艰辛道路。
1545
民族人物:第二集 怒江旅游业人才——娅莎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怒族篇
|
类型:
其他
农历三月十五日,不仅是娅莎的生日,也是怒族人民纪念坚贞 不屈、鄙视权贵的阿茸仙女的传统节日——仙女节(又叫鲜花节)。 娅莎出生于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刚满入学的年龄,父母打破常规,把她这个独生女孩送到学校读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