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8788 条 581 / 586
8701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城乡居民自古有吃煎饼的习惯。城市里的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自办食堂大部分萎缩或取消。
8702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北中部农村居民住宅,历史上多为土石结构的平顶房,南部居民多为土石结构的草房或瓦房。檩梁及门窗均为木质。住房大都坐北向南, 北屋为主房,一般为3~5间。大门附近设厨房,厕所、牲畜栏圈则设在宅内与大门相对称的地方。
8703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 类型: 正文
少部分家庭已有大屏幕彩电、电脑、自动洗衣机、照相机、电动自行车。个别家庭还有钢琴等高档用品。
8704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 类型: 正文
新节日黄金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规定职工一年内共有7天法定假期,“五一”国际劳动节2天,国庆节、元旦各1天,春节3天。“五一”“十一”、法定假日与节前节后的两个双休日相加,共7天假,称为“黄金周”。
8705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 类型: 正文
传统节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年”。过春节又称过年。此节是民间、官方最重视的节日。农历腊月二十以后,人们就开始“忙年”。
8706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 类型: 正文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男女结婚已 革除旧时的换帖、换柬等陈规陋习。男女双方因同学、同事相互认识,确定 恋爱关系,感情成熟后再托人从中做 媒,而后择日定婚、结婚。
8707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 类型: 正文
1996年9月,改称“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简称“文明力、”,为二级行政单位,定编3人。
8708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 类型: 正文
1988 -2002年,境内有负责人、有 活动场所、有信徒的宗教组织伊斯兰 教、天主教、基督教。共有活动场所39 处、信徒17250人。
8709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 类型: 正文
伊斯兰教又称回教、天方教、清真教,1952年统称伊斯兰教。主要分布于境内的边院、安驾庄、汶阳、王庄等镇。伊斯兰教的信众称为穆斯林。
8710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道光二十二年由德国传教士传入,在石横镇新胜(隆庄)建教堂,教徒逐渐增多。分布于境内湖屯镇辖区内的小中泉、桥头、湖屯及石横辖区内的新胜、北大留、高余等村。
8711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 类型: 正文
基督教又称耶稣教。沃偕中国传教人员陈大勇来安驾庄传教。1991年,李楼、安驾庄2处教堂归还教会。此时,境内共有基督教徒1500余人。
8712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 类型: 正文
道教境内原有的道教,因其骨干分子在日本侵入中国后投靠日伪军,于1951年5月被人民政府取缔,道 士、道姑逐渐还俗或病故。
8713
人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 类型: 正文
对肥城市人物的介绍,归录于《肥城市志》一书中。
8714
附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 类型: 附录
8715
后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 类型: 后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