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腔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唯一号: 320934020210000044
专题名称: 昆山腔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099.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产地: 江苏昆山

专题描述

昆山腔产生于江苏昆山,是由嘉靖、隆庆年间戏曲家魏良辅、张野塘、过云适等人共同研究,吸取海盐、余姚等腔调的优点与昆山地原有地方戏相合融入北曲唱法,改革发展产生的。在唱法上讲求吐字、过腔、收音。所创新腔的特点是清柔婉转,“调用北磨拍捱冷板”。昆腔以清新的姿态出现。唱腔讲究,字字归韵。昆山腔产生后,明代戏曲进入了一种“竟奏雅音”的时期。当时昆山腔的代表戏是梁辰鱼的《浣纱记》极为走红,其他杂剧传奇也都以它为模式排场,由此统一了南北曲调的唱法,在明代戏曲声腔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对于后世的一些地方剧种的各种声腔风格和伴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

相关地名

江苏昆山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