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处理鲁麟争地案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唯一号: 310332020210000002
事件名称: 参与处理鲁麟争地案
文件路径: 3103/01/object/PDF/31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0087.pdf
事件类型: 社会事件

事件描述

汕头新关起初(1860年1月1日)设在汕头市区,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极力反对和抵制。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四日,英国驻汕领事坚佐治从汕头向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报告,“新关的建筑物忽遭当地百姓破坏,为此新关迁往妈屿……”因汕头和妈屿相距30余里“甚为不便”,同治四年(1865年)七月十一日,英国驻汕领事坚佐治从汕头向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报告,向大清总理衙门申请:“因请俯准该关委员、税务司人等均移驻汕头,并请行文两广督宪暨粤海关监督代为购买地基造屋。其建造之费约需工料银1.5万两,请转饬筹款,交该税务司收领兴修等因前来。” 同治四年(1865年)九月初九日,汕头有德国鲁麟洋行,向郭忠恕堂⑧租借海边铜山路口附近海坪,新建外国式样洋屋一所,以洋元1.3万元卖与新关作为办公住处,郭忠恕堂亦将该地基一并以洋银3000元卖与海关,中人分别为新关委员俞思益、税务司威廉麦斯及李庭芳、萧奕经。同治四年(1865年)九月十三日,潮州新关迁入汕头。然而,就这块海坪的产权归属,竟有潮州新关、洋买办郭姓郭永基堂、砂尾乡人李姓发利堂和德国鲁麟洋行四家搅在一起,英国的福音堂英籍教师也牵扯进来。同治元年(1862年),砂尾乡人发利堂业主李瑞合先行在这片海坪上放置石块作为标志,意图冒占,也未填筑,也没向澄海县申请领取执照。而郭忠恕堂则于同治二年(1863年)径向澄海县持契投税,在县令征税无门情况下钻了空子,领到填筑铜山路头坪地水照,由于郭姓所持契约界址不明,溢出争议坪地十之七八,侵占了官地产业。后来官方认为形同废契,其丈数的差异直接导致后来的产权纠纷。由于郭姓所拥有产权的十之二三海坪,与两年后两广总督批给海关的50亩海坪有重叠之处,已有大部分先是租借给鲁麟行建造洋楼,后连地基又一同转卖给潮州新关,有可能才导致后来的争议和最终的赔补款项。 潮州新关,由于购置鲁麟洋楼为新关办公楼,借此在同治四年(1865年)起取得办公楼前⑨及迤东滩涂海坪50亩的使用权,这块新关取得的海坪,就是后来李瑞合自认的草场坪,也就是郭继荣意图冒占的官地。这50亩海坪由两广总督批准丈量归属海关作为码头路口等用途。取得这块50亩海坪,新关委员俞思益功不可没。 在同治四年(1864年)时,有砂尾乡李盘老,在海关单厂面前东边海坪一带雇船下石填地,“因有窒碍,经海关俞委员行知澄海县冯,于同治四年(1864年)十二月十二日出示晓谕,以所有税厂面前东边海坪一带,业奉督宪札行丈地五十亩留为海关马头路口,不准乡民私占,嗣后毋得在于该处填筑地基等语。”这片海坪的产权经官方多次勘察认定,已经基本明确,但李姓、郭姓双方受商业利益驱动,仍在这块海坪上纠缠不休。同治五年(1866年)砂尾李乡李姓又载石到该海坪堆填,意图冒占。“经潮州新关委员俞思益再次禀请两广总督、广州海关监督和惠潮嘉道道台示禁记录在案”。李姓冒占企图没有得逞,还是心有不甘,便又生一计,将此争议海坪卖给汕头福音堂英籍教师,意图浑水摸鱼。后经官方干预,“现经查讯李瑞合并非业主,是以未便承买,应作罢论”。这宗土地纠纷案后来持续了几十年,终于又一次发酵。在光绪八年(1882年)的20多年后,新关准备在办公楼东面海坪围筑一个小型港池,用来停泊舢板、水船。八月,鲁麟洋行横空插足,认为这块海坪属于该公司的产业,是本地人买办郭继荣的郭永基堂将海坪租给他们的。后来就在光绪八年(1882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德国军舰悍然出兵登陆海坪,升旗立界,侵犯中国主权,经过数年旷日持久的纷争,到光绪十一年(1885年)才以鲁麟洋行破产,中方由广东布政使司补偿鲁麟洋行地价银2.4万元而获得解决。在这个案子中,思益公在20年前的同治四年(1865年)十二月十二日和同治五年(1866年)两次禀请两广总督、广州海关监督和惠潮嘉道道台出示示禁晓谕,明确并取得了50亩海坪关地,并及时制止了李姓的两次冒占,同时,也为后面官府和鲁麟洋行及德国住汕头领事的纷争提供了一定的书证。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默斋拾遗》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从乾隆九年有明确记载开始,上溯至事件肇发年代,下限至213年12月31日对俞德渊研究的史料和所撰稿件,书中对文言文进行了标点、断句、分段,全部采用简化字,并对原稿跌生僻字、古地名以及有重要影响历史人物等作了注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