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筝的载人历史及意义简介

知识类型: 内容片段
查看资源
知识出处: 《张惠、王溪系列讲座》
唯一号: 260037020220027250
片段名称: 中国风筝的载人历史及意义简介
起止时间: 00:05:10,700-00:05:11,800
分类号: J528.6
主题词: 风筝;民间工艺

简介

中国有过风筝载人的历史:1945年,美国人赫伯特·纪穆在所著《火箭与喷射》一书中,叙述了14世纪末期,大约发生在明朝的一次伟大创举:一位中国官吏“万户”,在坐椅的背后,安装了四十七支当时他可能买到的最大的飞廉箭,并将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坐位上,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企图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实现飞行的愿望。他的仆人用火点燃了固定在椅背上的土火箭,但是飞行失败了。万户也不幸捐躯。然而,正是这位勇士祈望航天的所谓幻想,才驱使他研究制造出了这个虽说不成功,但是却有深远意义的原始飞行器,其简单的飞行原理与现代喷气式飞机基本相似,反映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知识出处

张惠、王溪系列讲座

《张惠、王溪系列讲座》

本系列讲座内容包括:张惠《云南的精神植被典藏艺术家》的3节课程;王溪《晚翠园的古色今香与精神密码》的4节课程;张衡《触摸历史传承文明从文物保护到万物可拓的探索与实践》的6节课程;章腾云《放牧天空风中的艺术风筝》的3节课程;蓝增全《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4节课程;祖玉兰《祖氏滇绣》的3节课程。

阅读

相关人物

赫伯特·纪穆
相关人物

相关作品

火箭与喷射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