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演奏技巧

知识类型: 内容片段
查看资源
知识出处: 《苗族篇》
唯一号: 260037020220019011
片段名称: 芦笙演奏技巧
起止时间: 00:04:19,400-00:10:30,533
分类号: J642.211.6
主题词: 民族音乐;苗族;云南省

简介

芦笙在演奏时,笙管竖置,双手捧持,笙斗下部拇指、食指、中指分别按左右两排的笙管音孔,嘴含吹口,吹吸均可发音,站、坐,走,跳均可吹奏。形式活泼多样,芦笙与葫芦笙的显著不同是芦笙的笙管上端出音孔处套有稍大的竹管、笋壳、铜筒或用竹篾片摺成三角形的小喇叭 可以起到良好的音响共鸣作用,使音量扩大,音响洪亮,音色优美动听而丰富多变。笙管穿过笙斗有一截外露在笙斗之下,整套苗族六管芦笙从倍低音到最高音共有大小五种规格,音列按五声音阶排列,发音每种规格为一个八度,共有五个八度。、由于流行地域和民族支系的不同,民间有多种芦笙类型,包括有六管六音、第六管装两簧的六管七音、八管八音、一管不装簧的六管五音、两管无簧的六管四音、一管无簧的四管三音和两管无簧的四管二音等等,芦笙演奏技巧与笙相同,大多用单吐法吹奏,常以腹部震动和口形变化相结合奏出气震音,可以奏纯四度、纯五度、大二度纯八度等音程双音,也可以演奏三音或四音和弦。芦笙可用于独奏、对奏、合奏或者伴奏,独奏者经常边奏边舞,既活泼又生动,苗族芦笙因为流行地区的不同,而在大小、音色、音量和调试上有所差别,黔东南的黄平、丹寨和榕江一带的芦笙高亢粗犷,黔西毕节,水城一带的柔和抒情,而黔南的芦笙则雄浑健朗。苗族的芦笙乐队是民间业余奏乐组织,每队由五六支芦笙组成,分为高、中、低不同音区,既有笙管高达三丈有余的低音芦笙,也有管高尺余的高音芦笙,再加上发音低沉的芒筒,合奏起来音响雄壮粗犷,气势磅礴。芦笙乐舞是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专用的也有标题或诗意的,他们多是取材于民间歌谣,苗族人民用它们来表达细腻的内心感情和对新生活的无限热爱,著名乐曲有《诺德仲之歌》、《大悲调》、《和调》、《赛调》等,吹奏芦笙大多与舞蹈相结合。苗族芦笙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人民当中广泛流传是最普通的一种舞蹈,一般都是围成圆圈由男子吹芦笙在前面朝圈里横身领舞前进,妇女随后面朝前进方向随着音乐而舞,左右脚交替前进。在《皇朝通典》一书当中所说:“云南苗族“一人吹芦笙为首,男女连手周旋,跳舞为乐”。在清代的《广舆胜览》一书当中记载有苗族《芦笙舞》的图,在图上,一位苗族青年男子边吹奏芦笙,边起步舞蹈,一位女子梳高髻,穿花衣裙,左手执巾,右手摇铃而舞,在图上还注明苗族“美岁孟春,择平地为月场,男吹芦笙,女摇铃盘旋歌舞,谓之跳月”。直到今天,芦笙舞仍然在苗族地区广为流行,只是吹笙的男子不是一人而是多人,女子舞时也不拿巾和铃,通常是徒手而舞。芦笙舞有快舞和慢舞之分,在节日和比赛场合里多跳快舞,舞姿健康粗犷,情绪欢快开朗,而在村寨的院坝上多跳慢舞,动作优美,情绪舒缓安详。

知识出处

苗族篇

《苗族篇》

云南省苗族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和金平、禄劝两个与其他民族共同建立的自治县以及昭通市为最多。昆明、楚雄、大理、丽江、临沧、保山、普洱、曲靖、西双版纳等州市也有分布。云南的苗族多与汉、彝、壮、瑶、哈尼等民族杂居。本音频为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特色音频库(三)中的苗族音频,通过苗族的民族概况、语言、民族传说、民族风物、民族节日、饮食文化、民歌、民乐、名胜古迹、民族人物等详细的介绍了苗族的传统文化,人文习俗。

阅读

相关地名

云南省
相关地名
贵州省
相关地名
榕江毕节
相关地名
水城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芦笙曲
相关作品
诺德仲之歌
相关作品
大悲调
相关作品
和调
相关作品
赛调
相关作品
皇朝通典
相关作品
广舆胜览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