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米酒的酿造工艺

知识类型: 内容片段
查看资源
知识出处: 《苗族篇》
唯一号: 260037020220018933
片段名称: 苗族米酒的酿造工艺
起止时间: 00:00:03,066-00:00:58,700
分类号: K892.25
主题词: 饮食;文化;风俗习惯;苗族;云南省

简介

米酒“棒当”酒酿造工艺,苗家人酿造米酒的工艺,一共分为五道传统工序。一是选料浸泡,选料要选用当地种植的优质糯米或,各类优质大米作为酿酒的原料,浸泡是把选用的原料用清水反复清洗,然后放置在水里浸泡三到四个小时。二是蒸煮、摊晾,蒸煮,把前面浸泡好的原料,出来沥干水分,然后把原料倒入甑子当中来蒸熟,甑子是农村里用来蒸熟米饭所用的蒸具,摊晾把蒸熟的大米取出来捣散,并且均匀的铺洒在簸箕当中使它冷却。三是入药、培菌。入药,按照1:50的比例将酒曲与酒料搅拌均匀,在搅拌均匀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加入一点清水,使它湿润。培菌准备一个箩筐,内部铺满凤尾草,然后把搅拌均匀的酒曲和酒料,盛入其中,并且包裹严实,再把箩筐放入一个更大的容器上面,等待十二天以上,十二天以后,渐渐的有制作好的酒酿从箩筐当中渗出,流入容器内,这时候流出的酒酿散发出的酒香,味道越香越浓郁,那就代表着酒酿就越好。四是封装、发酵。封装把酒料和酒酿取出放置到由陶罐制成的大酒坛内,把酒坛密封,等待它再次发酵,发酵的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根据个人需求而定,不过发酵的时间越长,酿出的酒也就越香越醇,但整个发酵时间最短也需要一百二十天以上五是蒸馏,蒸馏首先要进行蒸酒,前的准备,先取适量发酵好的酒料和酒酿,倒进底锅里,再把天锅放在底锅上端,用湿毛巾把盖子封紧,在天锅内装满三十度以下的清水,等待准备工作就绪以后,就开始加热煮酒,通过对底锅的不断加热,底锅内的酒酿形成酒蒸气上升,在上升过程中,酒蒸气遇到天锅,因为天锅里装满了三十度以下的凉水,所以在接触以后,酒蒸气迅速的冷凝再次液化,等到他液化以后,顺着一根由竹子做成的斜面酒槽,流淌到底锅外的酒坛里。一般情况下,烤一锅酒酿,苗家人会把天锅里的水换三次。根据天锅里的换水次数的不同苗家人又把烤出来的酒分为头锅酒、二锅酒、三锅酒和尾酒,这些酒的酒精度数分别有所不同,在十度至六十五度之间,所以最后苗家的酿酒师傅又会把浓烈的头酒和清淡的尾酒,拿来进行勾兑,勾兑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十八度、二十五度、三十五度这几种不同度数的酒,至此,整个米酒的制酒过程就已经完毕,新制出来的酒 香气四溢,酒香纯正,可以直接饮用。

知识出处

苗族篇

《苗族篇》

云南省苗族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和金平、禄劝两个与其他民族共同建立的自治县以及昭通市为最多。昆明、楚雄、大理、丽江、临沧、保山、普洱、曲靖、西双版纳等州市也有分布。云南的苗族多与汉、彝、壮、瑶、哈尼等民族杂居。本音频为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特色音频库(三)中的苗族音频,通过苗族的民族概况、语言、民族传说、民族风物、民族节日、饮食文化、民歌、民乐、名胜古迹、民族人物等详细的介绍了苗族的传统文化,人文习俗。

阅读

相关地名

云南省
相关地名
贵州省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米酒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