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龙园的传说

知识类型: 内容片段
查看资源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唯一号: 260037020220007606
片段名称: 木龙园的传说
起止时间: 00:06:02,866-00:07:42,699
分类号: I276.3
主题词: 民间传说;云南

简介

施甸县的一个“本人”村寨叫木老园,它原本叫木龙园。为什么叫木龙园呢?传说保山易罗池(九龙池)里的小白龙与姚关的老黑龙争斗,小白龙失败,去搬他的儿子张志淳。张志淳是朝廷的户部侍郎。(传说张侍郎的母亲一天到易罗池洗衣,突然一阵太阳雨点落在张侍郎母亲身上,回家后便身怀有孕。十月怀胎生下张侍郎。)张侍郎请木匠做一条木龙放进枯柯河。黑龙因木龙的参战败退,逃回姚关黑龙洞。水迅速退落,木龙被挂落在一个山洼间。从此以后,“本人”祖先为纪念木龙,叫这地方为木龙洼,又叫木龙山。明末清初,滇西发生消灭十大土舍的事件,施甸的“本人”土司姓阿,是消灭对象。于是有的百姓改姓,留了下来;有的逃进深山。阿祥和阿山两兄弟一起搬迁到木龙山居住。阿祥在“依哈”(老寨)种地,阿山在木龙山下种田。兄弟俩把木龙山下的田称做“木龙园”。年深月久,人们渐渐把“木龙园”讹成“木老园”。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布朗族篇》

布朗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或“巴朗”,临沧市和保山市的自称“乌”,墨江、双江、云县、耿马等地的自称“阿瓦”或“瓦”,思茅的自称“本族”,澜沧县文东乡的自称“翁拱”,镇康、景东的自称“乌”或“乌人”。本专题主要介绍布朗族概述、布朗族的历史渊源、布朗族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氏族公社后期的土地分配与剥削关系、布朗族头人特权与村舍组织特点、布朗族村舍制度、母系制度、父系制度、农村公社制基本形态、农村公社土地私有过程与生产关系改变、封建地主及经济文化特征、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手工业和副业、交通与商贸、布朗族民间信仰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志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施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