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干部宣讲政策的语言交流

知识类型: 内容片段
查看资源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唯一号: 260037020220007472
片段名称: 乡干部宣讲政策的语言交流
起止时间: 00:17:44,366-00:19:13,266
分类号: H2
主题词: 少数民族;民族语;云南

简介

二十世纪70年代,布朗山乡的乡干部们下到各个村寨里,给老百姓宣讲文件,政策都是用汉语,但老乡听不懂,只好让布朗,族干部用布朗语做简单的翻译,而现在直接用汉语就可以了,很少需要用布朗语解释,向布朗山乡班章村委会,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王省外,目前正在发展茶叶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植业产业,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班章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布朗山九义,村里设党小组5个,党员总数52人,党员中男党员50人,女党员2人,团员56人,班章村委会,村里的干部,都是用汉语准备会议的发言,报告村里安装有广播,会前村干部用布朗语通知开会的时间,地点会上,村干部用汉语宣读文件,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偶尔遇到老百姓不清楚的地方,则用布朗语解释,在讨论的时候,布朗族群众都说布朗语。

知识出处

布朗族篇

《布朗族篇》

布朗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或“巴朗”,临沧市和保山市的自称“乌”,墨江、双江、云县、耿马等地的自称“阿瓦”或“瓦”,思茅的自称“本族”,澜沧县文东乡的自称“翁拱”,镇康、景东的自称“乌”或“乌人”。本专题主要介绍布朗族概述、布朗族的历史渊源、布朗族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氏族公社后期的土地分配与剥削关系、布朗族头人特权与村舍组织特点、布朗族村舍制度、母系制度、父系制度、农村公社制基本形态、农村公社土地私有过程与生产关系改变、封建地主及经济文化特征、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手工业和副业、交通与商贸、布朗族民间信仰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云南
相关地名
布朗山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