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小说中的基督教思想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资源
知识出处: 《黎丽、郝放系列讲座》
唯一号: 260034020220001205
专题名称: 《复活》小说中的基督教思想
文件路径: 2600/02/object/MP4/260016020220000049/001
起始页: 00:00:08,190
专题类型: 玄学宗教

专题描述

一、《复活》道德主义思想的来源: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中宗教渗透了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大凡宗教国家其政治没有不与宗教紧密相连的。《复活》准确的反映了这一点。最高当局和沙皇本人都信奉东正教,这话不仅肯定了东正教,在俄罗斯的政治地位,也指出正教思想是这里一切行为的准则,在监狱星期天的礼拜仪式上,诵经士所念祈祷司的内容主要是,洗求皇帝和皇室康宁富泰、监狱对犯人安排的特殊,礼拜祈祷词也有最高最光荣的。耶稣啊沙皇的威力疑似有些脱离东正教的基督徒在受到告诫后接着就被送到,法院受审但他们被无罪释放,于是主教就和省长一起以他们的婚姻不合法为理由,把那些丈夫妻子儿女流放到不同的地点去,那些父亲和妻子就要求不要拆散他们,检察官布列威是特别系念东正教的保守派,在一个乡村教堂里,参加晨祷的政府官员,有警察分局、局长、有电报员,总之,作者在叙述故事时常常牵涉各级官员的宗教信仰,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可见一斑。二、《复活》中对弥撒仪式的描写反映出宗教与司法的密切关系:作品第一部第38、39两章记载着弥撒全过程集中典型的反映了宗教与司法的密切关系。星期日早上五点钟监狱里就该起床,点完名后犯人们排队去教堂,礼拜仪式先由司祭念为皇帝和皇室祈福的祈祷词,然后诵经士念,使徒行传和马可福音的有关内容,司祭将浸过酒的的面包装进圣杯里端出,再用汤匙小心从杯子里舀出一小块,依次送进每个人包括小孩的嘴里,直到把上帝的血和肉吃尽喝光,这一过程做的特别庄严,之后是为犯人安排的特殊礼拜,最后是司祭拿着十字架站在教堂中央,首先是狱长走到司祭跟前去吻一下十字架,然后是副狱长,再后是守们,这以后就是犯人了。这段描写表明宗教在协助沙皇治理国家,政府把罪人关进监狱,宗教则在这里拯救他们的灵魂。其他如法庭开审前,必须由司祭带着陪审员们凭万能的上帝,凭他的神圣的福音书宣誓,审讯时必须问被告的宗教信仰,监狱聚会室里的有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大像等。三、《复活》小说中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渗透:第一部第十五章对复活节聚会活动的描写较全面的反应了宗教对社会生活的渗透。这无不没有最高的礼仪。在教堂,农民们在教堂里面站好,业余歌手穿节日服装唱赞歌,司祭们举着插着三支蜡烛,装点着花朵的烛架,不停地为人们祝福,不住的反复叫道,基督复活了基督复活了,教堂外面熟人见面就要说,基督复活了,另一个也要回答说基督复活了真的复活了,然后再互相亲吻三次,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这两个基督徒甜蜜的这样做了,玛丝洛娃遇到一个已经烂掉了鼻子,痊愈后只剩下一块红疤痕的乞丐也凑到他跟前去吻了他三次,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厌恶神情。这个场面表明在帝俄这个基督教国家里,不仅全民皆教徒,而且宗教生活非常普遍认真。作品还通过家庭宗教活动和个人宗教信仰全方位的反映基督徒们的社会生活。聂赫朵夫姑姑属于上等人,在基督复活节的前夜,聂赫留朵夫同姑姑们和仆人们站在一块做完晨祷,玛丝洛娃本是私生女婴,两位姑姑中的一个动了恻隐之心,表示愿意做孩子的教母,她果然给孩子失了洗,这些都是典型的基督徒家庭的行为。副检察长谢列宁曾说:“我们对我们教会的教义知道的很少,因而往往把基本的教条看做某种新的指示”。他对基督教的理解代表了部分上层人士的信仰状况,普通百姓的谈话更能反映他们思想深处基督徒们的思想方式。一个女人曾气愤的说:“我本来就没一点力气了,你干什么还要扯掉我脖子上十字架”。此句意为你为什么要逼我死,因为基督徒经常戴十字架到死时才解下。四、通过人物婚姻关系的描述展现小说中基督教婚姻道德观:在第一部最后一章,托尔斯泰说:“河身有宽有窄,河水有缓有急,有清有混有暖有凉,人也是这样,在某些人身上,这样的变化特别的剧烈”,聂赫留朵夫就属于这类人,在他身上,这些变化之所以发生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又有精神方面的原因,后者就指的是宗教。第二部是对聂赫留朵夫基督徒形象的进一步丰富,他的性格有了新的发展。为玛丝洛娃及其他冤案,他去了彼得堡住在姨母家,姨夫姨母给所有关键人物都写了私人信函,关于政治犯舒斯托主要就是因为怕聂赫留朵夫当做一件残忍的事儿提到皇帝面前去,使国外的报纸上登出来而下令撤销其他的事儿,不仅一大堆冤案没有撤销就连玛丝洛娃的这个案也因一票之差驳回上诉,返回莫斯科后,他听说玛丝洛娃与医生有染又回到监狱里去,他不知道这是诬陷还是怎么样,但是仍然认为那是他的事,他爱她并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她也就是玛丝洛娃为上帝,这时他的灵魂又一次得到了进化。五、基督教文化时代背景下的农村变革:第一部曾说他把继承父亲的土地分给了农民,那么第二部就专门用专题描写此事,第31至33章他为婚姻,姐夫的辩论来到玛丝洛娃与他的婚姻外,农村改革是第二个主要内容,这时他要去酒吧里与监狱的事情,有着必然复杂的事情,他感到很难办可明摆着要去花大量的钱,于是他坚持一定要改变他,即使损害他自己的利益也在所不过,总管说这样的损失很大,但他认为这正是做了一件好事儿,谁知第二天,他就动摇了舍不得农庄的土地及其他财产,这时有两个声音又怂恿他,最后他坚持的结果竟然就是这样,他自己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却没有为农民们做出他们需要所期望的事情,在继承他姑姑的庄园里,他强调土地不是属于任何人的,他是属于上帝的,改革结果与上次相仿,你是作者也没有说出他的这种做法是受了外来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与圣经的要求是一致的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并且了田产家业,使个人所需要的都分给了个人。农村改革是聂赫留朵夫作为基督徒的这个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没有这一部分,那么他的形象可能就像歇斯底里其他形象一样美而不完整。

知识出处

黎丽、郝放系列讲座

《黎丽、郝放系列讲座》

本系列讲座内容包括:黎丽《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基督教文化》的10节课程;郝放《营养与健康》的9节课程;冯丽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10节课程;徐宁《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7节课程;牛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解读》的9节课程;崔亚楠《百姓生活中的物流科技》的5节课程。

阅读

相关人物

列夫·托尔斯泰
相关人物

相关作品

基督教
相关作品
复活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