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资源
知识出处: 《追寻历史的足印 昆明近代遗址故事》
唯一号: 260030020220000963
人物姓名: 朱德
人物异名: 朱建德
文件路径: 2600/02/object/MP4/260016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0:16:54,366
非亲属: 金汉鼎

传略

一位名叫朱建德的四川青年,与其好友秦昆,决定投笔从戎,赴滇习武。但是当时对非云南籍的考生,讲武堂暂不录取,朱建德灵机一动,假填籍贯为“云南临安府蒙自县”,姓名由“朱建德”改为朱德。由于成绩好,又是云南籍考生,自然被军校录取。1909年11月,23岁的朱德,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的朱德追随蔡锷将军,参加反清“重九起义”。同年,朱德被派往四川,与清朝四川总督赵尔丰的部队作战,并打败了赵尔丰。1912年的四五月间,朱德回到云南之后被任命为云南讲武堂的学生队长,教授战术和步枪演习,时任团长的朱德跟随蔡锷将军。参加了反袁护国战争,再次被派往四川与袁世凯军队作战,因战功卓著,升任旅长。反袁护国战争胜利后,朱德担任云南省省会警察厅厅长 后来,朱德投奔中国共产党,参加领导南昌起义,长期担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总司令,位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是爱国将领、军事救国是他执着的理念,他是蒋介石的高参,在“第二次北伐”和中原大战中,为蒋介石出谋划策,扭转危局。他是军事学者,他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被斯大林称为“战略专家”,被英国国防大臣称为“军学探斗”。

知识出处

追寻历史的足印 昆明近代遗址故事

《追寻历史的足印 昆明近代遗址故事》

本专题片为昆明近代历史的遗址,包括讲武堂:1909年,在云南省府昆明的翠湖边上,一所军事学校拔地而起,在26年的时间里,培养了9,000多名学员。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在东北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产生影响,这里就是屡出英才的百年军校,云南陆军讲武堂。护国路上的双孔石桥:闹市中一条繁华路,一座双孔石桥,一道陈旧的铁门和一个石墩纪念标,用无声的语言倾诉着一个历史时代的荣光,也承载着云南人民的勇气和热血。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由云南发起,进而影响全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护国运动,他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复辟阴谋,避免了中国在重走帝制之路,恢复了共和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云南大学: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北洋大学,京师大学堂和一批地方高校相继成立,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拉开序幕。这一时期,云南民族资本逐渐兴起,社会经济文化事业方兴未艾,社会各界对于自办大学的呼声,日益高涨,省督军兼省长唐继尧高度重视,毅然决定“废都裁兵,振兴文治”创办云南第一所现代大学。

阅读